冷哼道“一看你就不当回事,若是真被人发现了,我给你准备的这条红绸就直接用来自缢吧。”

“娘…”祝英台被祝夫人的话吓到了,“娘真这么狠心么?”

“小九,不是娘狠心威胁你,而是事关你的名节,女子的名节有多重要你不是不知道,家里能让你去和一群男人同窗读书,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

“好……我知道了。”祝英台点头,书院读书三年都没被梁山伯发现,她估计她应该不会自缢吧!

“小九……”祝夫人无奈,又和祝英台约法三章,让她早点休息就走了出去。

“小姐!放心,我保护你,不会让人发现的。”银心看祝英台有些闷闷不乐,以为她是怕被发现女儿身,她安慰着。

“噗嗤”祝英台捂着扇子笑,“好银心,不过,要改口了,以后叫我少爷或者公子。”

“是,公子。”

“出远门怕不怕?”

“小、少爷,小的不怕。”

“噗嗤,好啦,一切有我,你只需把称呼练好。以后,跟着我踏遍山河,吃香的喝辣的。”

祝英台听她磕磕巴巴的改口,忍俊不禁,安慰着她,扇子一挥便扇着风。

祝员外和祝英齐给她送上了船,她不免有些伤感起来,游子远行父母自然放心不下,被家人挂念,真好。

她眼睛含着泪花,感觉被这种氛围感染了。

迎面走过来一身绀蓝布衣的高大男子,那男子看到小兄弟眼睛含有泪光,他从袖中拿出帕子递给他。

“给你。”

“这是?”祝英台惊讶的看着他。

“给你擦眼泪的。”

听到这句话,她有些不好意思,“我没哭,我是被风沙迷住了眼睛。”

坐在船舱的穿蓝衣的男子走了出来,一脸傲慢,“明明满眼泪,还不承认。哼,离家就哭,像个姑娘似的,真没用!”

“这位兄台此言差矣,离乡思亲本是人之常情。与亲人离别而不伤悲岂不是太没赤子之心了。”?男子的语气温和且坚定。

“哼”蓝衣男子翻了个白眼,又走回船舱。

“少爷,您是什么身份啊,犯得着跟他们一般见识吗?”蓝衣男子小厮在旁边说道。

祝英台觉得这个人很有趣就和他在船舱外聊了起来。

“兄台,想必是第一次出远门吧!”

“嗯,我去杭州尼山书院读书。”祝英台拿着扇子扇了扇。

“真巧,我也是要去尼山啊!”祝英台听着男子的话,确实挺巧的。

“十年修得同船渡,没想到我们不但同船,而且上岸之后还要同路,再加上我们还要同心向学。不如这样吧,我们就结伴同行。”

救命!她听到那句话她想起那首歌,下意识唱出来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兄台,这歌很好听啊,我从未听过。”

“咳咳!”祝英台连忙转移话题,“好一个同船,同路,同向学,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呐。”她看着男子一脸憨厚,她忍不住逗弄“人心隔肚皮,你怎么知道我是好人,就这样信任我。”

“诚于中而形于外,兄台离亲落泪,真情流露,当然是个善良的人。”

祝英台摇摇头,又说“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没准儿我是个欺世盗名的大坏人,小心你被我骗了。”

男子想了想继续说,“百善孝为先,兄台与父兄亲厚,百善之名已居头筹,我怎么会看错呢!”

你真是个有意思的人,不知尊姓大名啊?”

“在下会稽梁山伯。”男子笑得温文尔雅。

祝英台惊讶,打量着他,官配啊!

“在下上虞玉水祝英台。”

“啊,上虞祝家!那可是富可敌国的士族啊。”蓝衣男子书童感叹道。

蓝衣男子被人打搅,显然不高兴,“王八德,你再啰嗦,当心我把你扔下船。”又继续说,“有什么,好好的一个士族,竟跟平民来往,自甘低下。”说罢又继续闭目养神。

祝英台默默翻了个白眼,懒得和这个傻子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