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2)

打渔这事儿一向是俞广清做主,原身参与的次数寥寥无几,也就刚结婚那会儿扮演了一次夫唱妇随。

这一次庄潇潇要跟着去,俞广清竟然不意外,反而看出了她的疑惑:“想知道我为什么往上游开?”

庄潇潇点头:“刀鱼能游到陵州都不容易了,再往上去就更少了。别人都往下游去,我们怎么还反着开?”

“就不告诉你。”

俞广清皮一下很开心,转身就继续忙着下网去了。

“喂!你的禁欲男神形象呢?”庄潇潇很无语。

到了第三天拉网的时候,几乎纯靠手工,就算是借助滑轮,庄潇潇也少不得磨得手掌生疼。

一起网,里面就银光闪闪,跃动着的身姿在黑夜里仍然十分引人注目。

她提前准备好灌了江水的筐子,学习现实中人工养殖刀鱼的经验,希望通过熟悉的环境减少大刀的应激,尽可能延长存活时间。

刀鱼的脾性大,出水不到五分钟就会死,就像是在气渔民一样:“我们刀鱼绝对不会束手就擒,分分钟死给你们看。”

渔网带着江水还有鱼获重重落在甲板上,溅出的水滴夹杂着鱼腥气,一个不注意就落在了脸上。

庄潇潇却特别高兴:“总算见到活生生的江刀了!”

用手一捏鱼头,鱼身就立了起来,真的像是刀一样,笔直而挺立。

原本在旁边看的俞明才,眼睛里的光比网里的银光还亮:“哇,大刀最起码占了一半呀!”

庄潇潇缺席的日子里,都是俞明才陪着俞广清,在江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孤寂的夜。

俞明才从六岁起,就在江水起伏里,迎接大自然最美好的馈赠。

看多了也就熟了,知道正常大刀也就一成左右。多的是中刀和小刀,还混着三四十斤的毛刀。

“这直接进了大刀窝啦!”

人小鬼大,他心里的算盘拨得飞快,大刀的价格比中刀翻番都不止,光大刀这部分收入就非常可观了。

俞广清一看这个儿子喜滋滋的神情,就知道他又在算账了:“怎么样明才,还满意吗? ”

俞明才摸着脑袋“嘿嘿”笑起来,他在算术这块还蛮有天分的,虽然八岁才去上小学,比别人起步晚,但是连老师都夸他有天分。

父子之间默契又融洽的相处,让庄潇潇心里也一暖,继续挑拣着刀鱼。江刀和其他两种不仅口感上天差地别,外观上也很是不同。

江刀的鱼头和眼睛都是白色的,鱼身流线型很明显。

海刀因为海水里盐分大,压力高,鱼头和眼睛都是红色的。洄游到江里以后,压力逐渐降低,红色也慢慢退去,到了淮扬一带,就完全消失了。

等回到南门码头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起来。

清晨四五点的江面上笼罩着薄雾,丝丝寒气随着水波流转,但这依然抵挡不住鱼贩子们的热情,两三点就候在码头上,等着渔船返航。

“广清,这几天没见你们,去哪拉网了?”

说话的是吴乃宇,他妹妹吴乃英嫁给了俞家邻船的张汉成,因此两家也经常打招呼。此刻他下了鱼获,正清点斤两,等着鱼贩结账呢。

俞广清不冷不淡地答道:“还能去哪儿?”

热脸贴了冷屁股,吴乃宇还不依不饶地,朝着俞广清挑衅:“那你们收获肯定不少吧?”

吴乃宇结了账还没走,远远地站在码头上东张西望。

“吴哥,还是你厉害啊,俞广清就弄了二百斤上下。”

相熟的鱼贩子开始和吴乃宇套近乎,想要维持长期的合作,毕竟他的鱼获量大、卖相也好,一转手就能挣一大笔呢。

“二百斤?难怪刚才遮遮掩掩不肯说呢,我还以为他有什么大货呢。”

吴乃宇拍拍鱼贩的肩,说道:“先走了,下次我给你留好货。”

俞家只搬了四篓的刀鱼,大鱼贩往往瞧不上,二百斤能出多少中刀,剩下的都是不值钱的小刀和中刀。还不如再等等后来的船,说不定好货多些呢。

到跟前的都是小贩子,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捡到漏儿。

结果一瞧,中刀都装不满一篓子,很一致地撇了撇嘴,纷纷噤声不肯先出价。

“三块吧,这一篓。”最先说话的贩子在来的人里年纪最大,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

“不卖,这也太低了!”俞家的大人没说话,最小的俞明全就率先拒绝了,两个腮帮子气得鼓鼓的:“中刀一毛的价呢。”

“就这么点,谁愿意要啊,人家中刀都是上百斤的来。”

鱼贩见只有小孩搭话,知道是对价格不满意,又勉勉强强地说道:“这样,我吃点亏,把你剩下的小刀给包了,中刀就给三块二。”

一边说一遍开始挪鱼篓,似乎是笃定了他们不得不答应。

庄潇潇一把夺回篓子,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