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1 / 2)

两人一人背着一箱子洁厕灵,提着行李箱先后上了公交车,在离着火车站比较远的地方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

火车站附近的旅馆招待所,价格比外面的要贵一些,条件也不如外面的好。

许清玉没来过苏市,许瑞军也是十多年前来过苏市一趟,现在的苏市和他记忆里的苏市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街两边的旅馆招待所倒是错了起来,隔不开很远就有一家。

许清玉许瑞军打听了好几个人,找了一家国营的招待所住了进去。

随着私人旅馆的兴起,国营的招待所已经不如以前那样红火受追捧了,先不说国营招待所和私人旅馆哪个条件好,光是服务态度,私人旅馆就能把国营招待所甩出十条街去。

离家外出,谁也不愿意看人的冷脸,以前那是没办法的事,现在有了别的选择,愿意住国营招待所的人就少了。

大部分选择国营招待所的,都是来出差的,住私人旅馆不好报销。

许清玉许瑞军选了国营招待所,是因为比起私人旅馆来,国营的招待所要更安全一点。

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又只有两个人,别的都可以靠后,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在招待所里住下来,天已经不早了,许清玉和许瑞军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去休息了。

去人家家里拜访,不能空着手去吧,许清玉从江北市带了一些土特产来,又在苏市花五十多块钱买了一些点心,这让她十分肉痛。

现在光花钱还没有赚钱呢,许清玉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一下子花出去五十多块钱,让她心里有点舍不得。

不过就是舍不得,这也是该花的,要是带的东西少了,给人家的印象不好,那就得不偿失了。

*

许瑞军和这个朋友虽然还有联系,却已经很多年没来过他家里了,十多年过去了,苏市有了很大的变化,许瑞军也找不到去那个朋友家的路了。

幸好两人通信的时候,信封上有那个朋友的详细地址,许瑞军拿着地址问了好几个人,终于找到了那个朋友的家。

在以前,采购员可是个很有油水的职业,在供销社的地位也高,他这个朋友结婚没多久,就分到了一套房子,还是一室一厅带厨卫的向阳房子,当初许瑞军来他家的时候,可是羡慕坏了。

在许瑞军的厂子里,得是车间主任这样地位的人,才能分到这样的房子呢。

许清玉提着带来的礼物,许瑞军的手上提着一个红色的编织袋,里面装着几瓶洁厕灵。

许瑞军一边走一边叮嘱许清玉注意事项:“孟维这个人能说会道,当然,要是不会说话也做不了采购员。来我们厂子的时候,他不管和谁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就连厂里扫地的大爷他都会笑眯眯和人问好。不过啊,这能当采购员的,都是有点傲气的,他也不例外。”

“和人说话的时候,他也喜欢别人捧着他,当然,这不是他说的,是我观察出来的。等会儿见了他,你要做小辈的态度,让他面子上有光了,他对咱们的事才会尽心。”

许清玉仔细听着舅舅的嘱咐,然后点头道:“小舅,这些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吧。”

*

苏市供销社的宿舍楼已经盖了十多年了,水泥砂石混合的墙体,规整的刷着绿色油漆的窗户。墙壁不起眼的地方刷着红色的标语,只是那红色的油漆经历了太长时间的风吹雨打,颜色已经黯淡了不少。

一面的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爬山虎,生机勃勃的叶子上跳动着金色的阳光,和呈现出岁月的墙壁显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宿舍楼下的法国梧桐树倒是十分的茂密,有不少孩子正在那里玩弹珠,见到来了两个陌生人,也只是匆匆打量一眼,便又将注意力放回到了游戏上。

倒是不远处坐着下棋和聊天的大爷大妈们,仔细打量了许清玉和许瑞军好几眼。

在这里住的都是一个供销社的同事,互相之间相处了二十多年,这些大爷大妈别说对邻居家的情况了如指掌了,就是邻居们大部分经常走动的亲戚,差不多也是熟悉的。

见这次来的是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大爷大妈们自然会多关注一点了。

不过也是多关注一点,别的却不会做了。

许清玉从小就在这样的家属院长大,对这些打量的目光毫不在意,表情如常地和小舅一起进了宿舍楼的大门。

石灰的楼梯,绿色的扶手,墙上贴着各种小广告,还有孩子们的胡乱涂鸦,和许清玉住过的所有宿舍楼并没有什么不同。

唯一不同的,就是那股潮湿的气息了。

即使今天是个大晴天,楼道中依然充斥着潮湿的气味,像是下了好几天雨的发霉味道。

供销社的家属楼一共有六层,孟维家住在第四层。

许瑞军上去敲门,门后很快响起了脚步声,接着便是一声男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