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齐衡来借读(3 / 3)

齐衡拜见了王若弗和盛老太太。

王若弗好赖还亲眼看了一眼齐衡,林檎霜都没见过齐衡。

只是听到一点传言,就替墨兰看上了齐衡。

也不能说是单看上了齐衡,只要是高门大户家的儿子,就没有林檎霜看不上的。

为了墨兰,以后能过上好日子,誓要把墨兰,娶入高门。

不过气归气,林檎霜也没办法,直接找盛长柏掰头。

家里后院宅斗那点事,暂时还波及不到前院。

林檎霜也只能暗暗算计着,什么时候阴盛长柏一回,出出气。

……

盛家的事情,还是盛紘这个家主做主,只要盛紘做了决定,王若弗的抱怨,林檎霜的愤怒,其实都没有什么用。

没过几天,盛紘就请到了一位女夫子,在内宅开了一处学塾,单独给女孩们授课。

盛紘对女儿要求不高,没有准备给盛家培养出来什么大才女。

只要几个女儿,能够读书明理就行,学一点,孝经,女训,女戒的就足够。

论语,孟子,诗,礼,对于女孩来说,只是课外读物。

处理了齐衡来家里借读这件事之后,盛家无事发生,盛长柏的日子又进入了正轨。

对于盛长柏来说,齐衡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同学。

思想不和,兴趣不投,盛长柏也不可能和齐衡,成为什么特别好的朋友。

读书,练字,习武,盛长柏的日子过也算是充实。

庄学究这个科举名师,水平很好,讲起来各种经义的时候,会穿插各种的历史典故,听起来也是妙趣横生。

讲经义,能讲到这个程度,确实能激发出不少学生的向学之心。

无论古今,能称得上是名师的人,确实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大周朝的学术思想也算是开放,在儒家这个大前提之下,充斥着不同的学术思想。

对于各种经典经义,也都有各家的独自解读。

大周朝的读书人,把书读的很灵活,对于孔孟之言,怎么合自己的思想,就怎么样的断句,怎么样解读。

这就有了,科举要了解主考官喜欢的必要。

和主考的思想不合拍,文章写的再是花团锦簇,也没什么用。

所以说科举是一件系统的工程,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不单是自己读书好就可以。

从大周朝立国几十年到如今,科举也经过几次的大改。

原本最重要的一门诗赋,给取消了掉了。

让盛长柏看,可以说一大善政,写好了诗赋,一不能治国,二不能安邦,确实没什么大用。

四面楚歌,四面皆敌的大周朝,现在确实不应该考虑那么多艺术性的事情。

还是考经义,能明理明思,考策,考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能挑选出治理国家的人才。

可以说大周朝改革科举的皇帝,也是明白人。

写字,对盛长柏来说,也是一件喜欢做的事情。

老盛家诗书传家,毕竟已历三代,收藏各种的名家字帖不老少。

能有机会临摹各种名家字帖,怎么都是一件好事。

练武也是盛长柏一直以来的一大爱好,不会觉得枯燥,玩过兵器之后,盛长柏发现还是有武器在手,才是真的练武。

盛紘对儿子的功课盯的挺紧,还是考虑庄先生的年纪大了,才给学塾定下来十日一沐。

休息时间不多,来到这汴京,盛长柏都没有出去好好的玩过。

在城里还算是逛过几圈,但进去到汴梁之后,盛长柏还真没出城。

但这段时间的生活,盛长柏也基本满意。

来到这个年代,盛家这种家庭,考中进士之前,盛长柏确实都不应该放松。

三年才能考一次进士,一次考不过,就要再等三年。

三年之后又三年,认识才有几个三年,时间真的耽误不起,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学生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