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 / 2)

“你阿爸从山崖下救了你阿妈的。那会她长得那么好看,人也白。又识字,一看就不是我们这山里的人。但是,那个时候,人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计较这些个……”黑石婶子说起来,就回忆起不少顾楠清阿妈的事情来。在顾楠清印象里,她那大多模模糊糊的记忆,随着黑石婶子的话,渐渐清晰开来。

比如阿妈是个非常温柔的女子。阿爸还在的时候,她会教她们唱歌画画,还说总有一天,天会亮,光明会到来,外公会来找她们的。比如阿妈下午做饭的时候,总会烤点好吃的小饼干给她们。再比如说她和阿冰其实真的识字,也会做算术题的。

寨子里早就有传言说顾楠清阿妈是城里人,所以黑石婶子对顾楠清的说法毫不怀疑,还对她的好运气啧啧称赞。

“总算苦尽甘来啊。那你们要进城了吗?住的都安排好了吗?那户口怎么办?没户口进不了城里常住啊。”黑石婶子转眼又发起愁来。

这个年代还是供应年代,吃啥都要票。是国家早就按照户籍人口分配好的。你一个农民进城都要介绍信,吃住还要自己解决。

说起这件事,顾楠清已有自己的打算。对黑石婶子只是嗯了一声,便说起糖果来。

“婶子,你看这个糖。一分钱一颗。我们甘蔗才卖一分钱一斤。我听他们说十五斤甘蔗能出一斤白糖,再做成糖果能做□□两。我算了一下,十五斤甘蔗能做一斤半的糖果,能卖一块五毛钱。比我们卖土糖划算。”

“那么贵的么。我这次跟你一样种了五分地的甘蔗呢。”黑石婶子觉得这种问题,顾楠清算好了肯定是对的。只是她没想到那么赚钱。

“五分地能有四千斤甘蔗,差不多能做出五百斤的糖果来,最少能卖五百块钱。抛去成本最少三百块利润。”顾楠清早在省城里就计算过了。

“啥!?”黑石婶子吓得拔高了音调,瞬间悟了嘴。

要知道石门寨现在的日工分是两毛八分到三毛二分之间,一年到头也才有一百元左右。

“嘘!”顾楠清抖了抖了小林子,怕他醒来,又摇了摇背上的小林子,说道,“我们还没做出来呢。现在就给大家说的话,人家只怕不相信,万一没赚到钱,寨子的人一人吐一口水,就淹死我们了。”

“嗯嗯,还是阿清想的周到。”黑石婶子毫不怀疑顾楠清的计算。

在她眼里,天才计算绝对正确。

“你不要担心,你家那几个甘蔗地,我天天都去瞧着的呢。”黑石婶子笑着给顾楠清挥手,“你今天也累了。赶紧回去。”

“谢谢婶子。”顾楠清早就知道黑石婶子一直帮她照看甘蔗地来的,所以才决定拉着黑石婶子一起做这个糖的生意。毕竟她自己没种过甘蔗。

第二天一大早,顾楠清把小林子交给彭莫兰,就去找陈知青了。

她和李中华商量过。小林子没人照顾,顾楠清进城后要忙碌学习,还要忙碌赚钱,再加上还要照顾小林子,根本忙不过来。所以顾楠清暂时还不能进城。但是让顾楠冰一个人进城,人生地不熟的她又不太放心,所以只能暂时让陈知青帮忙。

九点半收早工,在记录处记录好,顾楠清就走到了陈知青身旁,斟酌一下说道:“我们前天又进山了。这次去市里和省城卖的东西。然后我就遇见我妈家亲戚了。我现在钱够了还给你们。”

说着拿出一百元,塞进了陈知青的手里。

一百元啊……

那么快就还钱,什么亲戚啊?借那么大一笔钱?陈知青正要问,就看见周建红过来了,她赶紧拽紧钱,放进口袋里,笑道:“不要客气!”

周建红看见她一过去两人就不说话,心里窝火,重重“哼”一声走了前面。

顾楠清看见她走开了,才给陈知青说了一下考试和入学的事。

陈知青一直在寨子里,并不知道这件事还有她爸爸和爷爷在其中,刚听见顾楠清说因为没人照顾顾楠冰,打算放弃在县城读书的事。

她有些生气地说道:“千万不要放弃读书。这可能是你们唯一一次出山寨的机会了。”

她想了想,说道:“你这就陪我回家一趟,把阿冰带上。让她住我家好了。”

顾楠清忽然有几分后悔,因为她和李中华商量的就是这样顺序给陈知青说。没想到陈知青答应地那么爽快。

“那谢谢了。其实阿华哥帮我很多忙。他去找了陈老,所以才那么快。”顾楠清自然不好再瞒着她。

“你不说,我也想给爷爷说的。你们这样的人不应该埋没在这里,就应该为国家贡献更大的力量。”陈知青激动起来,手舞足蹈,说着说着她又沉默了,声音低了下去,“可惜李老师、彭老师,还有刘老师他们。”

“不过你放心,肯定有办法解决的。”顾楠清是他们的徒弟,她能出去了,说不定有一天大家也能在城里相聚,她瞬间又高兴起来,“你不知道,我爸是常年不在家的,我又是独女。我妈一个人除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