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村口的洗礼(1 / 2)

一阵头皮发麻,全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从脚底下升起。

这种感觉,孙家宝实在太熟悉了!

就是每次放假回村子时,在村口被一群奶奶,伯娘,婶婶凝视的感觉,然后就是五十米长的“拷问路”。

万万没想到,李家村这里也是这样。

刚进村口。

村口两旁坐满了唠嗑的老人家,一眼望去,足足坐了五十米长呢。

“哎呀,这是谁?”

来了,来了,有人先开口发问了!

“没咋见过呢,他们是不是走错路了?”

“刘婆子,你老眼昏花咯,这不就是李金山家的小女儿,李翠花嘛。”

“哦,是翠花丫头呀?你带那么多人来干嘛?”

“刘婆子,你不单老眼昏花,脑子还不好使,翠花不是嫁出去了嘛,她这是回娘家。”

“翠花丫头都嫁人呀?我怎么不知道呢?”刘婆子喃喃道。

赵大婶笑道:“翠花,你别理她,人老了脑子犯糊涂。”

“不过。”

孙家宝心里一跳,瞧瞧,后话紧跟着就来了!

“不过你嫁出去后,可是很多年都没回娘家了。”

李翠花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笑笑敷衍。

但赵婶子可不打算这么轻易让李翠花他们离开,直接起身跟在后头。

“翠花,这是你丈夫吧?我瞧着你们穿的都不错,还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是赚到钱了?”

李翠花没法躲,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嗯,是赚了一点。”

“但是。”

赵大婶只要一停顿,加上转折的语气,孙家宝的心就会猛地一跳。

“但是我记得你家丈夫好赌?这不会是赌赢了才回的娘家吧?还是赌输了?来娘家借钱的?”

“翠花呀,不是婶子我说你,你也知道,你爹病了,常年要用药,你娘要操持一大家子,家中就剩你大哥,大嫂去挣钱。”

“这大冷天的,你大哥去码头做苦力,你大嫂去给人浆洗衣裳。”

“啧啧,真是辛苦呀,也不知道今年春节你哥嫂他们能不能吃上一顿饱饭。”

赵大婶的话,让李翠花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

孙大地想开口,李翠花见状悄悄拉了一把他的衣袖,示意不好说话。

“大娘。”

听见清脆的声音,赵大婶低头看向孙家宝。

“大娘,你家里几口人?”

“十二口人,老头子一个,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三个孙子,一个孙女。”对于自家的家大业大,孙大婶自豪着呢。

“大娘,那你家能天天吃上白米饭了吗?”

“你这娃儿怎么说话的,平常有点粟米粥,有个窝头就不错了。”

“那看来大娘家的孩子不够努力挣钱呀,怎么就没让您天天吃上白米饭呢?大娘您真是个好人,自家都吃不上饭,还这么关心我舅舅家。”

“大娘,我瞧着您这么热心肠,想来平常我舅舅家吃不上饭的时候,您会送点吃的去吧?”

赵大婶被孙家宝说得脸色发青,气鼓鼓地看着孙家宝骂道:“你舅舅家关我什么事,还要我去给他送吃的。”

“就是呀,都不关大娘的事,但大娘可是从村口跟着我们唠叨了好几百米,我还以为您是我们家什么亲戚呢。”

“哦,原来是个不相干的人。”

赵大婶被孙家宝气得脸色从青变成黑,后面气冲冲跑掉了。

孙大地冲着孙家宝比了个赞的手势。

孙家栋傻了眼,心里暗暗庆幸,还好,他最近蛮听妹妹话的。

李翠花也没有责怪,轻轻摸着孙家宝的头,露出浅浅的笑。

哼!

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用魔法来打败魔法。

孙家宝挺直脊背,仿佛是在跟当年踏入村口只想降低存在感的自己说拜拜。

“娘,我们走吧,我们来了,以后我们还有舅舅他们的日子都会越过越好的。”

李金山家在村尾,因为李金山没有常年生病,是彻底把这个家给吃垮了,但还在家中孩子都不离不弃。

才到村尾,只见一个浓眉大眼,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在修整院子坍塌的围墙。

围墙里头传出一个浑厚的女声:“成家,你把围墙切得高高的,省得那些吃饱饭闲得来这里嚼舌根子,”

男人应了一声,低头捧起土往墙上切。

孙大地放下板车,几步跑过去,挽起袖子帮忙干活。

李成家回头,瞅了孙大地几眼,接着瞧见不远站着的李翠花。

“妹妹?”

多年未见,高大的男子瞬间红了眼眶。

“哥,我回来看你们了。”

李翠花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