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夜饮三问知廉耻(1 / 2)

何知府的晚宴请了二十几人,除了官员,还有军营将领,几位乡绅。

“南昭助国长公主到。

谢将军到。”

“拜见南昭助国长公主。

见过谢将军。”

“各位免礼。”早夭坐在首位,南昭使节在右侧,北辰在左。

谢将军坐在左侧下首座。

几句寒暄,歌舞开始。

早夭斜倚在太师椅上,右手支着头,脚交叠放在椅上。一壶酒提起来就往嘴里送。一身华贵紫的长裙,衣领大开,锁骨一览无余。

里面抹胸长裙胸口绣的是四爪金龙!

外披漏色紫色纱衣,满绣花样初看是牵牛花,细看之下竟是曼陀罗。

南昭使节见怪不怪,反正他们清醒的知道上面这位疯子不能惹。

北辰官员一时不知是看歌舞,还是看南昭长公主。

歌舞一曲刚结束。

长公主百无聊赖的抬眼:“何知府。你这儿好歹也和我南昭相为门户,怎么歌舞还是如此粗僻。

一个勾魂的都没有。”

何知府一时语塞。

“早就听闻南昭歌舞是放荡不羁,浓词艳曲。我北辰重礼,自然是比不了南昭。”一位身穿褪色旧官衣,板着脸的男子说道。

“杨扶光,杨通判,年三十,因不懂变通,屡次被贬。没想到长的还挺周正。”早夭坐起身,身子前倾,目光放肆的打量着,这位刚刚不看自己也不看歌舞的呆子。

此时谢玥放酒杯的声音有些重。

泰唯悄声:“远不及谢将军。”

泰诚低声:“傻子,闭嘴。”

杨扶光:“身为女子,就应当知礼守礼。身为一国公主,代表国家更应该庄重。

此间场合怎能有艳曲秽词。”

他这话一出口,南昭使节非但不生气,还用敬佩的目光看向他。

余早夭微微一笑,才有了些参加宴会的兴致。

“杨通判,本宫有话问你, 站到正中间来。”

宋远启这个嘴炮低声说道:“来了来了,公主一笑生死难料。”

杨通判笔直站在正中。

谢玥打量了他一遍,继续低头喝酒。

“本宫问你,身为官员,何为善?何为礼?何为正?”

“善者救民水火,礼者克己奉公、正者清正廉明。”

“本宫再问你,身为人,何为善?何为礼?何为正?”

“博施济众是为善,博文约礼是为礼,胸襟坦白是为正。”

“本宫再问你,你可做的到?”

“自然一生恪守。”

“哈哈哈,骗人的鬼话!”早夭笑着一步一步走下主位,一手拎着酒壶,一边说:“博施济众?夺谁的财,济谁的众?

我国百姓往来你国贸易,赋税繁重不说,抢夺之事十之有九。敢问通判大人秉公执法了吗?

博文约礼?你一个连北辰状元都考不上的人,敢嘲笑我南昭的文?你的礼绑的恐怕不是自己,是旁人吧。”

“我何时嘲笑他人?”

“《又批贤文十三卷》你说南昭江温辞诗中只有山水,毫无向上之意。”

杨扶光立刻红了脸。

这是他年少轻狂时批的,后南昭江温辞为守国土,血染殿前。如今自是知道自己写的不对。

杨通判心中亦大惊,自己这篇文年代久远,流传不广,这位公主如何知道?

泰唯一脸懵,低语:“咱们公主什么时候开始好文?她不是最不耐烦这些吗?”

文贤:“你敢在大点儿声吗?”

泰唯赶忙闭嘴。

“好一个胸襟坦白,我国只因富庶,你国便起抢夺之心。为息战乱本宫放下一切,只身远嫁你国。你于南昭百姓、于本宫毫无怜悯,处处鄙夷,句句贬低。

你配的上善?礼?正?哪个字?”

早夭与他个子相同,气势碾压着杨扶光,不由退了几步。

“本宫身为南昭助国长公主,十四岁开始镇守定北关,直到现在依旧护着南昭百姓免于战火,算不算善,是不是救民水火?

说!”

杨扶光一震:“是。”

“南昭御史台宋远启,本宫算的上克己奉公,清正廉明吗?”

看戏正高兴的宋远启被突然点名,吓得跳起来。

“我以宋家百年清誉为凭,助国长公主为国为民,我等榜样。”除了爱杀人以外!

南昭那几位也正要起来恭维。

“坐下。”早夭一句话,南昭使节噤声,整齐排排坐。

早夭拍拍杨扶光的肩膀,轻蔑的看着他:“不要自以为不贪财,不奉承就是好官,就高人一等,谁都能喷。

在本宫看来,你何其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