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小山村的故事(中)(1 / 1)

面对杨君安门外的嘲讽,赤脚医生有些乱了手脚,杨君安已经看见他汗水如豆地停在脸上了。

"杨医生,今天门诊没有人去你那里,给你看病吗?

怎么有空,来我们这不起眼的小诊所。"

大辫子姑娘揭开布帘出来,对他也没客气。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同行是竞争对手没错。

"我们这里只欢迎病者,可不欢迎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大辫子姑娘说。

"我也是救死扶伤的人,我可不是来看热闹的。

我只是听好心的村民说,你家收容了一个外地青年人。

作为医者仁心的一员,我有义务提醒大家,这人有可能是此次我们这个小山村瘟疫的病源所在。”

杨君安告诉我,赤脚医生的女儿大辫子姑娘叫金银花,显然姓名连起来是中草药的名字。

这就更不对了,金银花是大辫子姑娘的姓名,那就更不可能是我妈妈了。

金银花这姓名,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了,前面包括我妈和白婷婷的父亲白鹤立讲小山村故事中,他们也从未提到大辫子姑娘的姓名。

我妈妈姓什么,我比谁都清楚,她更不可能改名换姓,因为改名换姓也不容易。

如果说有改名换姓的可能,那我怎么从来就没见到我妈留过大辫子的照片。

她大部分留着年轻时的照片,里面的形象也都没有出现过扎大辫子的。

假若我妈是大辫子姑娘,那我还有可能跟许立洲有点联系性的关系,但问题是,我妈是大辫子姑娘的可能性不大。

在杨君安的讲述中,大辫子姑娘金银花的性格是比较开朗大方的。

"杨先生是中西结合的医生,可你好像有些忘了,我们中医最基本的知识吧?”

"没想到,金姑娘,今天是当考官来了,不才虽中西医学略懂一二,但还是自觉个人学艺不精啊!愿闻其详?何为中医之基本。”

"中医讲究望,闻,断,切。”金银花说。

"杨先生,就听好心村民说,我家诊所来了一位外地青年人,就马上断定,他是带来瘟疫的人,请问,你看见他长怎么样了吗?

这样盲目地望,闻,冋,切吗?”

杨君安一时语塞。

"杨先生,就这么看不起外来人员吗?

当年,你来这里时,村民不排外,接纳了你。为什么今天别人想在这里站稳脚跟。你却不愿意了。

你已经把这位外来的年轻人送到过村口一次了,结果怎么样?

瘟疫好了吗?”

"我说这瘟疫是这年轻人带来的,这就是证据。"

杨君安有些没了底气说。

"什么证据不证据的,说这些根本没有用用。"金银花说。

"殃及民生,怎么没用?”杨君安说。

"好,杨先生,你说我们如果医不好村民就卷铺盖走人,那么,如果我们医好了村民,你是不是要卷铺盖走人呢?”

村民们一听,都看着杨君安。

杨君安的妹妹杨君楚想都没想就上前说"谁医好村民,谁留下来。”

杨君安对于医好村民这事,还是充满信心的,也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