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1 / 2)

张兆中从监控室出来后,旁若无人地走到两台军用无人机旁边细细观摩。

杨伟随后也跟出来,径直走向门口处六神无主的丁建。

已经在复习铁窗泪的丁建一脸灰败,静静等待杨伟转述对他们的处理结果。

只不过在看见杨伟神态后,丁建已经沉底的心情起了一丝波澜。

咦?杨总表情不太对啊。以我的认知,擅自研究军工武器,怎么地也得是二十年起步吧。咱们都准备去狱中做同事,听里面人才好听的讲话了,怎么杨总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

莫非,杨总疯了?

还是,你杨总天才头脑举世无双,自信能在里面搞发明减刑?

头脑风暴间,杨伟已经走到丁建身前,“丁工,你出去准备一下,把咱们厂里顶尖的那批机子全部拉出来,待会儿给张主任展示一下。”

听到杨伟的话后,丁建原本燃起的一丝希望终究破灭。

这是准备量刑呢。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丁建强撑起身体,迈着沉甸甸的脚步离开。

“张老,我给您讲讲呗。”回到张兆中身边的杨伟主动请缨。

“行啊小杨。”张兆中收回看宝贝似的眼神,回应道。

不知不觉中,杨伟对张兆中的称呼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台代号‘利剑’。”杨伟指着前面那台常规机型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长度11米,翼展14米,航程8000公里,升限18000米,巡航速度可达1马赫,底部挂弹架可装载4枚空空或空地导弹。机身整体为三角翼结构......”

听着杨伟的讲解,张兆中原本只是感兴趣的眼神越来越充满震惊之色。

作为国家科技署装备教研处主任,张兆中自然对国内军工企业各型无人机的参数了如指掌。

就作战无人机而言,面前这架无人机的性能可以说全面领先于海空军已服役的最强机型,算是军工设计师和科研工作者们正在努力提升的目标。

而只停留在军工装备处图纸上的无人机,如今已经以成品的方式停在这间仓库里?

饶是见惯大场面的张兆中,此时心中也是早已浪涛汹涌。

好在张兆中这么多年,修炼了极深的城府。他强行面不改色地肯定道:“不错,不错。”

杨伟看见张兆中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不免有些受挫:以目前官方披露的消息来看,我这台机子不敢说遥遥领先于军方各种机型,起码也是最顶尖的那批吧,张老居然不感到意外?

看来军方果然卧虎藏龙,背地里肯定有更强大的无人机不为人知。

张兆中目光有些留恋地从‘利剑’无人机上移开,对后面那台无人机努努嘴,“这台呢?讲下这台。”

杨伟领着张兆中一起走到第二台无人机机身下,长呼了一口气。

老头,这台可是我的心血结晶,你高低得给个大一点的表示啊。

“‘暗剑’,隐身无人机。”

杨伟开头第一句,就让张兆中破了大防。

目前来讲,隐身无人机不算尚未面世的科技,世界上还是有那么两三个科技大国已经研发成功,有成品出来了。

但是,我们华国还没有啊,或者说技术不够成熟。

你一个民企,居然正儿八经地说你们这有台隐身无人机?

“‘暗剑’通身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并附有隐身涂层,机体轻薄强度高,基本的飞行性能约为‘利剑’的1.5至2倍,内置导弹舱可携带两枚导弹,并载有电子干扰模块,可支持长达36小时的巡航时间......”

张兆中已经完全失去了表情管理,整个脑子只有一个想法: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张兆中甚至觉得面前这个小伙子就是在吹牛,逗老人玩。

他尝试着问道:“这台无人机的隐身性能,验证过吗?”

杨伟停顿了一下,没有立即回答。

张兆中嘴角挑了挑,恢复了些自信。

你看吧,果然就是在吹牛,什么隐身无人机,自以为是罢了。

短暂的沉默后,杨伟认真回复道:“已经通过了三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测试,隐身性能良好。”

“哦,原来已经通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检测了啊,那确实没问题。”张兆中本能说道。

突然,他觉察到哪里不对劲。

“等下!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是三波段?!!!”

继表情管理失控后,张兆中又分贝失控了。

“是的,除了负责范围和精度的S和X波段,我还加了L波段缩短雷达扫描周期。”看着全然没有往日镇定自若形象的局座,杨伟有些紧张的答道。

张兆中轻轻拍打着胸口,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苦笑道:“你研究相控雷达那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