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方略(1 / 2)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这句谚语的原话是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出处则是《西游记》。

如果谁去世家或者高门大院说将这谚语说了出来,会令人笑掉大牙。

世家为什么开枝散叶,为什么遍布国朝各地?

再说京中,那些当爹的,当官员的,除了真的宠爱自己的孩子,有几个将亲生儿子留在京中的?

当年韩百韧在南地任职的时候,为什么要将韩佑娘俩生活在京城的下县?

再说后世那些贪官污吏,那些资本家,为什么将子女都送出国,又是留学、又是生孩子、又是安家落户的?

无非二字,保险罢了。

一个是因只因蛋不能放在篮子里,另一个是不能叫全家老小都处于危险的境地。

当官也是个风险活,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下大狱或是赐死,夷三族、诛九族,又不是没有过,全家被发配更是屡见不鲜。

京中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谁不知道韩佑当初出道就是因为他爹韩百韧。

现在高句丽女王提出条件了,其实就是要个人质,韩佑没有拒绝,同意了。

子,前往东海,凶险之地。

父,跨海登陆异国他乡,领兵作战。

“韩府一门忠勇。”

钱寂以如今的地位冲着韩佑施了大礼,以表心中敬仰之情,坐下后依旧感慨万千。

他甚至提韩府憋屈,委屈,韩佑不需要这么做了,父子二人去一个就足够了,足够足够了,甚至可以一个都不去,可韩府父子并没有这么做,都去了,为了国朝。

“朕不同意!”

老八面带几分狰狞之色:“此事万万不可,叫高句丽绝了这心思吧。”

周恪感动归感动,这种事根本用不着衡量利弊,想都不用想,全是弊!

“臣也觉得不妥,大为不妥。”

赵泰都没法直说原因,那还用说吗,如果老韩被高句丽给扣了,让韩佑将火药配方交出去,这小子交是不交,防人之心不可无,更别说国家层面了,要是高句丽彻底耍流氓扣着韩百韧,让韩佑刺杀老八,韩佑干是不干,要知道全国朝要说谁最容易刺杀了天子,那绝对是这小子。

其实君臣都有这个想法,别说韩百韧了,就是给王海弄过去当人质大家都不同意。

唯独没有这方面担心的,只有黄有为。

大老黄一看君臣的表情就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

还扣了韩百韧,韩百韧不扣了女王和王庭所有大臣就不错了,这些人脑子和进水了似的,老八这皇位咋来的,都忘了?

“知晓陛下与诸位大人为何担忧。”

韩佑耐下心来分析道:“首先,我爹和下官一同去东海,先铲除了乱臣贼子,再肃清舟师后,万事皆定,我爹才会带着将士们乘船前往高句丽,这件事我会与高明临极力争取,不会在早期就前往高句丽,早期,只提供火药。”

“那也不成…”

“钱大人请下官说完,东海三道皆定,便能抽出大量人手,除了舟师军伍新卒,还有大量民夫,数万人前往高句丽,一旦高句丽不识抬举想要玩什么花样,新罗必会调转矛头对付高句丽,那时瀛岛定然已对高句丽用兵了,高句丽女王不傻,王庭也不傻,我大周、百济、新罗、瀛岛,高句丽抵挡不住的,除此之外,高句丽女王兄长高明临会留在京中。”

“虽是有道理,只是…”

钱寂还是有些不放心:“火药之威可谓惊世骇俗,若高句丽当真翻了脸该当如何?”

“他们不敢,也不会,我可以确保我带去的人,包括我爹,没有一人会炼制火药,没有一人知晓火药配方,我再重申一遍,包括我爹。”

韩佑刚说完,黄有为接口说道:“柱国将军会在数万大军中护卫之中,何来差池一说,更何况如若高句丽想要活捉柱国将军,不可能仓促行事,想要在万军从中活捉柱国将军,需百般谋划,还要将数万大军引到无生无逃之地,柱国将军是老将,用兵如神,岂会中计。”

大老黄这说法就比较有说服力了,韩百韧又不是一个人去,作为主帅,肯定带着数万人,入城也好,扎营也罢,和大军都在一起,平常也待在帐中,不可能干出在异国他乡有只身赴宴叫人有可乘之机的傻事。

其实大老黄也担忧,同样担忧高句丽使坏,如果高句丽人真要是动了什么歪心思,王庭的女王和大臣们就得倒血霉,要知道人家老韩可不管什么两国邦交,说杀就杀了,真要是屠了王城再带着数万大军将高句丽打的支离破碎,明显不符合大周如今的利益。

“诛东海乱党,势在必行,捉拿舟师通敌贼人,势在必行,灭瀛,势在必行。”

韩佑的面容无比的坚定:“臣愿前往东海,臣父也愿前往东海,前往高句丽,还望陛下成全。”

说完后,韩佑站起身,缓缓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