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成立村集体企业(1 / 2)

而且这还是在前期投入成本不大,不是每一户都参与的前提下,所创造出来的价值。

如果家家户户都扩大规模,且每一户参与到养猪大军当中,最后的成交总价,会更加的惊人!

随着第1批猪出栏之后,整个村子的人都尝到了甜头,家家户户都准备扩大规模。

就在这时候,李江河亲自去了一趟乡委,申请在牛岭村成立一家村企,专门负责运营村子里的养猪产业,还有芦花鸡产业。

这么做的目的是,统一集中资源,统一管理,扩大产品效益和知名度,同时对外进行招商引资。

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所以得先经过乡委的同意,然后再征求村民们的意见。

成立村企的申请,很快就通过了乡委领导们的同意,乡长亲自跟着李江河来到了牛岭村,征求村民们的意见。

村民们表示,只要有钱赚,政府说怎么干,他们就怎么干,80%以上投赞成票。

毕竟这种村企,每个村民都是有分红的,有钱大家一起挣,遇到风险了,还可以向政府部门申请调拨资金来抗风险。

比个人私企风险要小得多,稳定的多。

正是基于种种考虑,村民们才会投赞成票。

投票通过后,村委会立即做了一下统计,发现有99%以上的村民,愿意集资办村企!

统计结果出来后,乡镇立即向县委申请了拨款,这笔资金专款专用于村企的建设和运营。

申请呈交上去,在一个星期后就得到了答复,县委经核实情况后,同意调拨100万给牛岭村,专门用于办村企!

有了钱,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先是注册一家公司,交一笔注册金,然后再办好一系列的经营手续,最后跟村民们合股。

这些事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至少得需要一两个月,在创办村企的同时,村民们也没有耽误养猪,养鸡,且规模比上次大了很多!

第1批生猪出栏后的第3天,又有一大批的猪苗送到了村子里,按各自的需求卖给了村民们。

李江河把这次的项目成果,做了一个总结,然后汇报给了冯月茹,以及乡委和县委的领导们。

冯月茹收到他的工作汇报后,立即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干得漂亮,你的这个项目果然能行!】

短短一句话,却给予了李江河很大的鼓励。

按照他的猜测,市委应该马上就会召开会议,把这个项目,推广到市区的很多村子去!

乡委县委收到工作汇报后,立即给予了鼓励和表扬,李江河的能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江河和村委会的一众干部们,天天忙着办村企的事情。

除此以外,还得解决村民们在养猪,或者养芦花鸡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麻烦,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这一忙,就忙到了2007年的1月份。

临近过年的这段时间,又有大量的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了村子里,加入到了养殖大军中。

这时候,公司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环保许可之类的证件,都已经办的七七八八了。

预计在除夕这段时间,就能全部弄完。

在此之前,村委会已经找好了施工方和场地,准备在村子里开拓出一大块的平地,当做养猪场。

这些钱,由政府和村民一起出。

好在大家靠着第1批猪挣了不少的钱,家家户户拿一些钱出来,再加上政府出一部分,总共凑了300多万,预计还差一点点。

大家决定有钱就先搞着,到时候再说。

集资之后,立即就找来了施工方,大量的挖掘机,推土机之类的进入村子大搞基建。

按照预定的计划,牛岭村准备开辟两个养殖场,每个养殖场占地面积2000平方,养1000头猪。

这两个养殖场,都在山脚下的位置,为的是方便运输,再一个是不污染环境。

除了猪圈以外,还配备了饲养员休息室,物料仓库,饲料加工场,兽医室等等。

环保方面有专用的排污渠道,给水管道等等。

完全就是在李江河的主导下,按照后世的养猪厂进行配套的。

这些过程能进行的这么顺利,主要跟县委和市委的大力支持有关,否则光是这些项目,审核都得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毕竟养猪涉及到好多部门,比如环保局,农业局,土地局等等之类的,要不是市委提前打过招呼了,根本不可能进行的这么顺利。

钱也是如此,芦江市是个比较穷的市区,经济常年在省区垫底,桃缘县又是个贫困县,舍得给这么多钱,离不开市委的支持。

拨100万给牛岭村,主要就是因为养猪项目在这个村子试点推行,否则夜不可能申请到这么多的钱。

就在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