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计划盖房子(1 / 2)

其中一个年长一些的,看了看他们出来的身后,目光带着审视。

“我们走着走着,进入了雾山山脚,没敢进去,就怕着有野狼老虎呢!”

没想到憨实的老爹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不小,谎话那是张口就来啊,莫玉对这个老爹又多了一份了解。

她也是这才知道,有灵泉水和野山参的地方,叫做雾山。

好像也是,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那里的山林总是雾蒙蒙的,她还以为是参天大树遮挡了阳光,山林里才会阴暗潮湿呢?

没有留意过山里竟是常年大雾,原来这才得名叫雾山。

年长那个人明显不信,对父子几人上下打量着,又勾头看了看几人背的筐。

见没有发现什么,于是讪笑两声,说去别处看看,就招呼另外一个人走了。

莫玉看着他们走远的背影,对他们莫名的不喜,凭什么给他像贼一样的查问啊?

又没偷又没抢的,这大山里的东西,又不是属于谁的,就算挖到什么猎到什么,他们也无权干涉。

“总有那么几个眼皮子浅的人,咱不用理会他们。”

莫家生像是给女儿解释,说完又招呼着儿女回家。

下了雾山又爬上一座大山,下了这座山就到了家门口了。

莫玉特意问了,这座山叫做鸡鸣山。

难怪了,那么多野鸡!

莫玉心想,是不是也因为山上野鸡多而得名啊?

一路下来,又碰见了几波村人,莫家生为了证实自己所说,也为了不白跑一趟,父子几人一路走一路挖野菜草药,看见了干树枝也搂一把回家。

等到他们回到山脚那条小道上,居高临下的看见山脚下那座小木屋,炊烟袅袅升起,隐约听到吴秀英在使唤儿女的声音,大家顿觉心中一暖,一天的疲劳烟消云散,大家都打起精神加快脚步向山下跑去。

这会儿,家人们没有出来迎接了。

为啥?

有玉儿在,大家都能全须全尾的回来,还有啥可担心的?

有那功夫,都能裁多几块布,缝多两件衣服了。

眼看天气越来越凉了,先要紧着一家子的穿衣最重要。

以前没有布料没有办法,现在有了布料,那还不得抓点紧?还有菜园子也得赶紧弄起来,趁入冬前种出菜苗,才不会被冻死,家里才有青菜吃。

总不能连青菜都要花银钱买吧?

那不能,绝对不能的。

按照李氏的想法,兜里那点银子,建房子,几个孙子定亲娶亲,孙女的嫁妆,家里以后的嚼用,通通都在里面了。

莫看几百两银子多,可经不住事儿多日子长啊?

都不用到重孙子那一块,就得花没了。

啧啧,银子真不经用。

吴秀英的想法是,四百两银子呢,要是没有玉儿挖到野山参,她和男人一辈子,再加上儿子这辈子,估计得算上孙子那辈儿,都不一定挣得到几百两银子。

说它多也是多了,但是仔细算算下来,还是不经算。

今天她和婆婆李氏在家一天做针线活,净盘算这几百两银子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还真是像婆婆说的那样,娶完儿媳妇再嫁了女儿,她们手里真没剩几个子儿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婆婆说了,这钱都是玉儿挣来的,要不然她们家莫说四百两,就是四两都难捞着。

至于家里剩下的老山参?

那不是还没卖出去嘛?

没换回银子的都不算,不定哪天自家人吃了呢?

所以得给玉儿留两百两银子做嫁妆,这个谁都不能吱声儿。

吴秀英也疼女儿,婆婆这样说了肯定同意。

不过李氏先说好了,得在娶孙媳妇之前就把银子分开,免得娶了人回来再生枝节。

这个吴秀英也没有二话,她也担心将来四个儿媳妇,不定哪个就出幺蛾子,给整得家犬不宁,她也没招儿。

哎呀,真是没娶儿媳妇操心要娶,娶回来了还要操心娶回来的是不是个好的。

就这样,婆媳俩丝毫没有避开三丫唠嗑了一天。

三丫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呢,也没心没肺的说着:“是得给小妹留多点嫁妆,就小妹啥活不会干,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样儿,嫁妆少了不定被婆家人欺负。”

“这孩子,倒是心儿大!”

婆媳俩就笑,三个女的在屋里一边唠嗑一边做针线活儿,到了傍晚做饭的时间,已经做出了莫玉的一套外衣,一套内里穿的,还有父子五人的鞋帮子,等打好鞋底就有新鞋穿了。

至于为什么先给他们做鞋,因为他们经常在外面走动,费鞋儿。

没看他们穿了几年的旧布鞋,十个脚趾头全部冒了头,那鞋底也咧了口,不定哪天就圾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