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说亲风波一(1 / 2)

藏在莫东屁股后头偷听的莫西莫北,在听到还有他们的事那会儿,早一溜烟儿溜没影儿了。

娶亲?

他们还小呢?现在家里那么好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天,就要娶一个女人回家来管制着,多不自在啊?

幸亏上头有两个哥哥顶着,他们怎么的,也能过上几年逍遥日子来。

莫玉刚才的激动,因为两个哥哥的打岔消散了不少。她现在满心满眼都是对家人的喜爱,舒心地享受着家庭的温暖。

在现代她的父母也是农民,为了赚钱养家常年外出打工,把她们兄妹四个丢给村里的爷爷奶奶带着,对他们兄妹很少过问,更别提有什么关心关爱了。

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下地干活,吃的苦受的累多了,到了上学年龄就发狠读书,就是为了跳出农村,过上好日子。

后来临到高考时刻,她妈妈突然回来了,说没钱供她上大学,要她放弃高考。

虽然后来爷爷支持她参加高考,但莫玉在心灰意冷,对前途无望的情况下,考试发挥失常,只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

她拿着录取通知书去学校报道的那天,她身上只有爷爷奶奶东拼西凑的两千块钱。

到了学校她才知道,原来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勤工俭学挣钱,她连想都没有想,就立即报名参加了。

就这样她一边读书一边干活,才能顺利读到大学毕业。

毕业后连家都没有回,就在读大学的那座城市找了一份工作,经过几年努力打拼,才交了首付,买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小居室。

在这期间,她除了偶尔打电话问问爷爷奶奶,和其他家人几乎没有联系。

现在她在城市里出了车祸,估计她爸妈都不知道,毕竟有没有她,爸妈都不会在乎。

她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在父母眼中,她这个老幺可有可无,一直存在感较低。

而在这里,全家人都拿她当宝,不仅仅是因为她会赚钱,带领家人过上好日子,在她没有穿来时,家人对原主也是一样,不管再穷再难,都对她不离不弃。

这个从当初原主饿死,家人为了求一把米救活她,而甘愿净身出户时就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莫玉更加感恩原主,她沾了原主的光,让她得到这么好的家人,享受到这么多的家庭温暖。

她在心里再次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家里粮食管够,衣物被褥管够,让奶奶和老娘不用为了一块布料让来让去,让哥哥姐姐们可劲儿吃,放心造,不用再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

新房子住上了,接下来每天都有人上门来给莫东兄弟俩说亲。

这天,在饭桌前,李氏和吴秀英又嘀咕上了。

“你说说你们,没人说亲吧又愁,现在有人说亲也愁,都不知道怎么说你们好。”

莫家生对自家老娘和媳妇真是无语极了,有姑娘给他们家随意挑,还在那里发愁。

“哎呀,你懂什么?挑人不光看漂亮不漂亮的,还得要看是不是会过日子的人。

要是娶了那些搅家精回来,天天闹分家,耍心眼儿,不得把咱们家拆了?”

李氏这会对着儿子就是一顿喷,一点儿颜面都不留。

不过留不留的也没啥关系,都在自家里,说什么不行?

李氏对儿子一副没啥大事的表情气恼了,想当初她是百般对婆母委屈求全,才求到她松口,让她能自己做了一回主,娶到吴秀英这个贤惠的儿媳妇。

老花氏:可快拉倒吧,给你脸了?

那是她不稀得自寻烦恼,替她张罗儿媳妇。

当初李氏就用了一袋子糙粮,从当时快断炊的吴家手里换了吴秀英回来。

也得亏了娶到这么好的儿媳妇,打她进门,就勤俭持家,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还给这个家开枝散叶,让她一根儿独苗,给她添了这么多孙子孙女,吴秀英可是这十里八村人人都夸的好媳妇,她对吴秀英再没啥不满意的地方了。

说真的,她现在相看孙媳妇就想按着儿媳妇这个标准来。

可是人心隔肚皮,咋一看人模人样的,谁知道她内里的为人性子是咋样儿,

莫玉不小心听了一耳朵,心里琢磨开了。

奶奶和老娘担心的也对,要是哥哥们娶回一个拎不清的搅家精,整天闹得鸡飞狗跳,那好好的家不得散了?

不行,哥哥娶媳妇,人品第一,一定要事先把好关了,免得以后难做人。

“娘,那你可以悄悄的去打听一下,看看哪个姑娘品行好,就定哪个。”

“玉儿说得对,我也是这个意思,真得好好考量考量,不能急着定下来。”

吴秀英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我去看看饭熟了没,准备吃饭了。”

莫玉见老娘已经采纳了她的意见,于是不再多言了。

至于看人,她相信老娘和奶奶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