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知情人,抽丝剥茧(1 / 2)

古代的许多习俗,都和现代不一样。

因为古代生产能力低下,很多事情都必须提前做预备,才能顺利进行。因此也催生出了许多特有的习俗。

比如说,婚嫁,或者大丧。

古代嫁个女儿,很多都是从女儿一出生就开始准备嫁妆,提前几年甚至十几年就开始制作婚床和嫁衣。

而丧事也是同理。

给将死之人准备的棺木,大多都是在重病,或者预感到对方命不久矣的时候开始准备。

因为棺木打造需要时间,越是讲究的勋贵人家,就越要提前许久做准备。

这种行为,在古代就叫做冲喜。

“徐元珊昨天半夜身亡,属于是突发意外,照道理,徐家是不可能提前预料到的。可是今天上午,徐家就把灵堂都布置好了,满府飘白,连为死者诵经的高僧都到了,这说明什么?”

云苏冷淡地说道。

周管家听得脸色变了变,还没来得及说话。

君长渊低沉地道:“这说明,徐家一早就准备好了各种丧事要用的东西,才能反应如此迅速。”

“没错。”

云苏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所以我才说,跟我想的一模一样。”

周管家倒吸一口冷气:“这么说,徐家是早知道徐大小姐要死了,才会提前做准备吗?”

“那不然呢?白布也就算了,正常勋贵人家用的棺木,都是量身打造的吧?要不是徐家为徐元珊提前准备好了,她的丧事没可能办得这么快吧?”云苏道。

这才短短一晚上……

不,准确来说,才半个晚上。

居然连灵堂都布置好了,可真是迫不及待啊。

“王妃娘娘,这也不对啊。”

周管家皱紧眉头,“老奴听说,徐大小姐一直身体不好,养在乡下很多年都没治愈。说不定徐家是为了给她冲喜,才提前准备了棺木和丧事用的东西?”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云苏反问道:“那高僧又是怎么回事?”

周管家一愣,高僧?

“徐家不是要大办丧事,特意请了高僧上门诵经吗?我记得京城里是没有寺庙的,只有京郊才有,而且距离不算近吧?”

云苏转头问君长渊。

君长渊点头:“距离京城最近的寺庙有三座,清水寺、双峰寺和相国寺,乘车来回都要半天以上的时间。”

周管家喃喃道:“下人来报,徐家请的就是相国寺的高僧,有几十位之多,还有一位相国寺的副主持。”

“先不说从相国寺请和尚到京城,来回路上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就光是丧礼上请高僧诵经,就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少则三五天,多则几十天,没有提前跟寺庙说好的话,临时去是很难请到人的吧?”

古代的停灵时间并不固定,一般是根据丧礼的盛大程度来算。

普通百姓家一般停灵五到七日,勋贵人家则是十几到二十几日都有,要是遇上国丧,至少会停灵七七四十九日。

在这段时间内,高僧是不能离开的,要一直诵经到丧礼完全结束为止。

这么长的时间,不提前约好,哪家寺庙会随便派人?

云苏冷笑了一声,又道:

“如果是高门大户,比如亲王府、皇子府这种,临时去请还说得过去,寺庙也会卖个面子。可徐家算什么呢?他们有这么大的脸面,说让高僧上门就能上门?”

别开玩笑了。

一个寺庙里总共就多少和尚?副主持又有几位?

要是徐家没有提前跟相国寺谈好,那些诵经的高僧能这么快上门?徐元珊昨天半夜死,今天一早高僧就全来了?

周管家一时哑然。

确实——

如果说量身打造的棺木,和白布这些身外东西,还可以说是徐家为了冲喜提前准备的。

但高僧这个……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毕竟,你都不知道人什么时候会死,怎么提前去寺庙里说?还这么精准地刚好在人死第二天上午就到了?

这么一推测,再细细往下想,就让人不禁毛骨悚然了。

周管家不敢置信地道:“如果是这样,那徐家岂不是真的……”早就知道了徐元珊的死期?

所以,才能提前做足准备,这么快就把丧礼办起来。

可正如云苏所说,徐元珊昨夜的突然死亡,是一个突发性的意外。

没人能提前预料到意外。

除非……这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那能提前预料到这种事的,要么是安排“意外”的幕后黑手,要么就是知情人。

——徐家属于哪一种呢?

君长渊凤眸微眯,冷声道:“难怪苏苏你说,这是一个提前布置好的局,本王先前还有疑惑,现在倒是可以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