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举报人(1 / 2)

刺骨之尘 金笑 1506 字 4个月前

岳明听到这,不禁感叹,“还真是同人不同命啊,明明一起在底层混,一个一路披荆斩棘,最后都成了核心人物,另一个却在保安的位置上死了。”

岳明说的没错,彭城的尸检报告,推测出其死亡时间大概在2003年,尸骨被埋在郊外山上,身上挨了五刀。也就是在进入夜总会当保安的第三年。可那时和他一起进去的秦瀚阳都已经混到航哥身边去了,据说是替航哥挡了三刀,一下就出名了。可彭城始终是个小保安。

“要说这个彭城,一个夜场的保安,在那些小弟眼中,算最底层了吧,夜场的小子都不愿意和他多废话,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是贺子农亲自动手杀的?

要说是其他保安,或者秦瀚阳动得手,我都觉得能找出一些动机。可贺子农,当时大学刚毕业吧,就算他已经帮王志刚做事了,但,也不至于亲自动手杀一个小保安啊?

就算惹了他,看不惯,也可以让航哥那些人动手。毕竟贺子农处理商场上的对手,威胁绑架竞争者,或者性格变态,折磨小姐,也都是别人做,他根本没必要亲自动手。

还有,那小弟说是律师说的,可律师后来的行为就很有问题,而且已经死了,这个小弟就算瞎说也死无对证了。”

“所以我才对这几个命案,是否真的都是贺子农杀的,有所怀疑。”

经不起细推。就拿那个律师来说,他最后都能替贺子农死,这是什么交情,会把贺子农杀人的事和别人说?

“万一当时律师和贺子农关系没有那么好呢?”

“那你觉得知道这秘密的小弟,今天还能坐在警察局里吗,早就被处理掉了吧,这么秘密的事。”

“其实我觉得那个小弟说谎可能性更大,这尸体的来源,也许并不是从那个律师口中得知的。

对比这几个案子,包括莫红梅在内,口述的小弟,都有可能在说谎。所以会不会人是他们自己杀的,为了减刑就按在了已经死了的人身上?”

陈立却摇头,“这几个小弟时间上来看,都没可能和这几个死者有勾连,并且当时都不在一个城市。再一个,这些死者都是小人物,他们若不说,不一定能查到,如果是他们自己杀的,没必要铤而走险。但不排除消息来源上说了谎。”

这几个提供命案消息的小弟,并不是核心人物,甚至有些互相都不认识。

会集体说谎?可如果没说谎,这些所谓的“听说”也未免太神奇。

就好像有人指导一样。

指导?

陈立脑中闪过一丝什么“记得擎天这案子最后为什么被专案组命名为,群边系列大案吗?”因为最初警方收到了一封举报信,说擎天的保健口服液有问题,才开始正式调查擎天。而这封举报信,警方追溯到的ip网址,在安城的群边镇。

“咱们查过,贺子农在东风汽水厂爆炸前,一直在靠山村三十公里外的群边镇读书。

虽然后来确认ip是假的,是国外域名做的虚拟ip,但举报人为什么要把ip写在群边镇呢?想过吗?”

“从一开始举报人就是针对贺子农去的。”

“没错,包括后来,咱们的卧底能几次掌握关键信息,都是因为举报人的来信。

他一共写过三封举报信,第一封举报擎天的保健口服液,其实警方早就注意到了擎天集团有问题,但一直没有查到关键证据,这中间有些弯弯绕绕的阻碍,后来也都找到了原因。”这封举报信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让警方找到了调查擎天背后走私的关键。

第二次举报信,是警方在查到贺子农背后黑暗势力的时候。提供了韩凌和秦瀚阳等人的一份名单,卧底因此顺利进入。第三次,就是在大案收尾前夕,贺子农走私国有资产的一份海关清单。

所以这个举报人,专案组一直觉得是群边系列大案里的人。能在关键时刻给出这么多信息,一定是个核心人物。

其实专案组之前致力于找到他,但未果。现在抓到的这些人中,如果有举报人,他完全可以承认,他属于协助有功,可以量刑的,但没人承认。其实这个人到现在没必要隐藏了。

所以,专案组更倾向于,也许举报人,已经死了。是被贺子农发现了灭口,或者在核心位置隐藏的时候,内部斗争中死了。

但不管哪种情况,这个人,作为犯罪集团的核心人物,为什么会一边帮贺子农做事,一边又向警方举报呢?

“所以,队长,你觉得,散播出来这些命案消息的人,其实是那个举报人?但如果举报人已经死了,这些小弟为什么还要说谎呢,他们大可以说是举报人让他们说的,也可以立功啊。除非,他们害怕,这个举报人其实没死。”小寒道。

陈立沉吟了一下,示意她继续说。

小寒想了想,“其实那些核心人物真的都死了吗?我一直怀疑,就拿贺子农的左右手来说,韩凌,当时是被警方击中,但他落海了,没有找到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