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交代(2 / 2)

刺骨之尘 金笑 1546 字 4个月前

供的,毕竟警方猜出举报人就是群边系列大案的核心人物。

卧底也在一直打探,举报人究竟是谁?

可听陈立这样问的时候,卧底却犹豫了,他说他怀疑好几个人,但又觉得这几个人都不像。

说自己可能还没找对方向,还笑着说,他甚至怀疑过是贺子农。陈立当时只觉得很荒唐,并没有信,还问为什么这么说。

卧底只说了一件事,他在外有次打听擎天一个项目,差点出事,结果是贺子农那边下了命令把人临时撤走了,他才脱身。他不知是不是巧合。也许是巧合吧,因为在集团里,有一次也是贺子农下的命令差点让他暴露了。

卧底是潜进韩凌等人身边,所以和贺子农本人接触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是和韩凌的人一起行动,通过韩凌这帮人做的事来判断擎天的动向,并且抓住正经生意背面的黑暗证据。

卧底当时说他就觉得这个贺子农,做事总是出尔反尔,就好像前一秒钟做了决定,下一秒钟就自己把自己推翻,他在很多事上都发现了,一件事的两面,可平常人发现不了,他是特意去研究才发觉的,就好像贺子农有双重人格一样。

卧底说的时候也只是奇怪,并没真的觉得举报人就是贺子农,有人会举报自己吗?良心上受不了自首就行了,何必绕这么大圈子。

所以这件事陈立等人也没有放在心上。

但案子查到现在,陈立猛然想起了这件事,虽然到现在他也不觉得贺子农是举报人,但,也许他在这个案子里真的不是主谋,而是被教唆的,或者……

陈立决定翻一翻九年之前的案子。

其实在零几年的时候,王志刚因被举报和纺织厂走私违国有资产,就被警方提审过一次了。

但最后都因没证据不了了之。

似乎自打那次后,王志刚好多年都没有再搞过出口项目,为人十分保守,哪怕在邺城被恒源压一头,都没有拓展业务。

其实以擎天的实力,完全可以争一争进出口市场,但王志刚那几年,做的生意非常透明,接的所有项目,都是官方的,利润不高,但名利场打开了,最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形象立起来了。

王志刚很会营造人设,参加大学演讲,开座谈会,他甚至在采访里说,“挣钱只是身为一个商人的基础,但挣到钱后,造福人民,才是他做商人的初心。”

这样后,反而接到更多的官方项目。

他简直是那个时代,一步步由普通工人变成老板的标杆,心怀民众的优秀企业家代表。

可以说王志刚正经消停了好些年,所以警方当初就算怀疑他,在那之后也没有抓到证据。

到2013年王志刚才打开进出口业务,同年也推出了火爆一时的保健口服液。

但2014年举报信就出现在了刑警队邮箱。

卧底深入调查,查到保护伞的时候,被害了。

这引起了专案组极大震动。

2015年末,专案组接到了第二封举报信,举报的就是擎天与好几个部门官方勾结,以利益换取便利,里面附上了那几个官方的名单,和部分罪证。警方为了核实,派出了第二个卧底,这次为了安全起见,做了很多措施,但依然九死一生。

可如火如荼搜集证据,眼看离曙光越来越近的时候。

2016年末,群边系列大案中,最大的嫌疑人王志刚却突发脑淤血,开颅手术后没几天,去世了。

这件事,一度对专案组打击很大,就怕王志刚死了,还没瓦解的犯罪组织就此断掉。即便当时已有部分罪证,可最严重的黑恶势力,却还没完全掌控主要名单,这时候要是出任何一点差池,都可能前功尽弃。

到时候还没找到证据的保护伞很可能会脱身,势力里的人会趁机逃窜,这是专案组最不想看到的。

好在,担心的事没发生,作为本案重大嫌疑人之一的贺子农,接管了擎天,并且延续了王志刚在世时所有的项目和行动。

警方才得以,将本案最后的犯罪记录拿到,以实证逮捕所有犯罪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