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学堂教育(2 / 3)

乐”,一人一个月三贯。

因为学习音乐,好就业啊。

不止是百姓学习,当地士族子弟也有人学习。

报名的大都是女子,她们学成之后,可以去当地的坊,做一名卖艺不卖身的女伎。

说了很多次,唐朝的坊,不是妓院,你可以看成是表演才艺的娱乐场所。

因为宋真的到来,推动音乐戏曲的发展,把许多足不出户的人拉进坊里。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坊的最低消费是五贯。

女子进入坊里,能够接触到各种有钱人,万一被土豪看中,直接生活上一个台阶。

许多抱着明星梦的民间女子,不惜花重金,参加学堂的音乐培训,她们的家人也鼎力支持。

全家的期望,都放在她们身上。

除了“乐”,君子六艺中的“射”、“御”也十分火爆。

因为唐军需求过大,导致大士族子弟即便全去,也无法满足。

所以,李治下了道政策,可以从民间征兵。

但是,征兵通过的条件,必须熟悉“射”、“御”,否则不给通过。

当上兵就能免除赋税,这很难让人不心动。

商贾之子无法科举,但没有规定,他们不能参军。

宋真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他发现了里面有可能存在的弊端。

就拿“射”、“御”来说,万一士族与本地官吏勾结,推出什么只要报名就能百分百录取的玩法,那对于朝廷而言,有很大的隐患。

宋真思索着,必须要想个新政,严令禁止此类现象的发生。

至于各士族和各坊的利益交换,倒是无所谓,如此一来,还能促进就业。

......

来到辽东的第三天,宋真几乎将这座城镇的所有学堂都巡查了一遍。

他发现里面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以小见大,估计新罗郡和百济郡等地也普遍存在。

他一边巡查,一边将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下来。

这次长途旅游,不止是玩,他还肩负其他重任。

宋真带上高侃,挨家挨户的家访迁移过来的汉人,询问他们是否生活得习惯。

“郎官啊,终于又见到你们啦!”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这个时代,汉人和其他民族的长相还是有些许差异的,一眼就能望出。

原本生活在辽东区域的,包括高句丽、契丹、靺鞨(女真祖宗)、奚、室韦、霫、流鬼、乌洛浑等众多民族。

宋真将他扶回炕上,坐在他旁边友善的问道:“小郎君,在此地生活,还习惯吗?”

“当我第一次知道要被安排迁移辽东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

年轻人端正了一下坐姿,继续说道:“因为我觉得,你不能叫我去马上就去,首先我要试一下。”

朝廷确实有这个政策,如果十年后,迁移者不能适应生活,可以请求返乡。

“我又不想说,迁移以后要带好多行李,那个行李,很多,很重,很难搬运。”

“如果我十年后申请重返家园,那都护府胥吏一定会骂我。”

“辽东生活根本就不辛苦,人家都没申请,所以证明我说的是假的。”

“那时候我说,你要先给我试一下。”

聊着聊着,年轻人的脸上逐渐多了笑容。

“后来我来到这里,发现这的人都挺友善的,说话又好听,并没有歧视或者为难我们。”

“而且,我还在这里娶了婆姨。”

“哎,我跟你们说,我家婆姨那身段,真的......”

“打住。”见这小子似乎逐渐远离主题,宋真赶紧阻拦他继续说下去。

连着家访了好几家汉人,他们都十分满意。

辽东区域,除了冷了点,没别的不好。

朝廷鼓励汉人与当地民族通婚,让不少汉人主动与本地的姑娘接触。

见识到当地人的淳朴善良之后,便会不由自主的放下心中芥蒂。

也许会存在小部分人的埋怨,但是民族之间的融合,肯定是需要时间的。

不止是血脉相连,最关键的还有文化上的认同。

......

回去的路上,高侃忽然情绪有些低落。

“你怎么了?”宋真见他有些不对劲,于是问道。

高侃叹了口气,随后认真的望向他,随口问了一句:“小宋,你觉得我老了吗?”

“......”宋真明白了,原来如此啊。

目前大唐已经攻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靺鞨、室韦、东西突厥、铁勒等国。

也就是说,北边的所有区域都被纳入大唐疆域。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除了室韦、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