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军队丧失斗志(1 / 2)

“肃静!在朝堂之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武则天的脸色很不好,而坐在龙椅上的李显,被这一声吼,吓得抖了抖身子。

“魏卿,你去调取国库,将前线战士缺失的六个月军饷,如数发放。”

“臣,领命。”

两百万在编士兵的六个月军饷,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远远不止!

“臣还是想问一下,神武府什么时候能够恢复生产神威震天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当尝试过轰个一百炮就打下一个外邦的美滋滋后,谁还想以肉身相搏?

参加战斗的,都是士族子弟,当初他们加入,就是看中了其中巨大的利益。

首先就是免除租庸调制,能够省下一大笔钱。

其次打仗没有人身风险,就是跟着大部队走,看着神武卫放炮就行。

最后就是能够通过参军,有机会混进军界,当个小统领、大将军什么的。

门槛低,晋升快,这不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要爽得多?

可是现在,随着神武大将军被贬去贝州,一切都变了。

士族形成门阀,是一个政治利益集团,他们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走进仕途为官,然后获得一个优于普通人的特殊身份,并通过权力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他们既是朝廷的操控者,也是封建社会规则的制定者。

宋真之所以能够受到天下所有士族的拥戴,就是因为他,切实的为士族谋取利益。

主要思想就是,发动对外扩张,以此来缓解唐朝内部阶级矛盾。

当士族每天心想着剥削外邦人,自然就没有心思针对国内平民百姓。

百姓不用再受到地主和士族的剥削,生活自给自足,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这本是很好的想法,宋真将理想做成了现实。

当他离开之后,有部分士族不以为然,认为没有他,现实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他们应得的利益,一分都不会少。

殊不知,距离崩盘仅剩一步之遥。

......

首先是经济发展的下行,直接影响到朝廷的税收。

从前,李治每年从税收总额中,拨出百分之三十用于对外扩张的军费。

调露元年(679年)之前,十几年都稳定保持在年税收六千万贯,只多不少。

那么,每年支出的军费,六千万贯的百分之八十,就是四千八百万贯。

你要想一下,这可是整整两百万士兵,光是吃饭,就是一笔天文费用。

士兵打仗,你总得给人家发工资吧?攻下一座城池,总得奖励将军吧?

没有钱,谁特么给你卖命?

李治时期,唐军每个士兵的每月俸禄非常高,一贯钱一个月。这还是最底层士兵的收入,往上计算,将军的俸禄只会更高。

光是发战士俸禄,一年就要发放三千万贯。

看似如此庞大的财政支出,实际上只占比唐朝一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

那时候,李治早就看不上税收了,主要赚钱手段就是对外扩张得到的各种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当地富绅的财产、矿产、劳工等。

还有,官营钱庄每年能稳定为朝廷赚取三千万贯的利息,借钱人群,外商占比40%,本土商人占比50%。

改良后的商业贷款,基本以资产抵押的方式借出。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但并不夸张,因为唐朝,在宋真的运营之下,已经逐渐从农耕社会,迈进生产社会。

在李治中后时期,负责生产的工人阶级,都是从外邦掠夺的奴隶,免费的劳动力。

然而,自从武则天禁演民间戏台后,等于将经济命脉拦腰斩断!

当有钱人觉得无趣,不再出门,外商在坊间兜售的稀罕玩意,自然就会滞销。

外商觉得赚不到钱,他们就会逐渐减少访唐次数,相对而言,官营钱庄的贷款就会越来越少。

就算武承嗣不装逼,没有造成那一亿贯的坏账,再过几年,迟早也会出现大问题。

只是,因为他的骚操作,造成危机提前降临。

......

唐军发不出军饷了,再加上神威震天雷停产,那群参军的士族子弟第一次见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他们本就没有受到专业培训,没有战场经验,冷兵器时代,唐军虽然仍旧无敌。

从前是一个人都不用死,现在十万对十万,在宋天骑等将军的兵法运作下,全歼对方,死伤数百人,算得上非常了不起的战绩。

但是!!!

伤亡率瞬间提高几百倍,你觉得普通士兵能接受吗?

即便打了胜仗,却感觉没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