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山里好货多多(1 / 2)

饶是车衡这会儿处于震惊状态,也能听出她语气里的酸味儿,虽不知道宋思云为何会这么说话,但他的确是该把云香劝走。

“云香嫂子,馒头也不是随时能吃的,就留着你们自己吃吧,上次我不过是帮个小忙,你不用放在心上。”

云香听到他这么叫自己,脸上憋得通红,再一看宋思云似笑非笑的模样,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得点了点头,转身就走了。

宋思云看向车衡,淡淡地说道,“人都走了,你要吃馒头可吃不上了。”

她回屋吃饭,车衡也跟着回去坐下,夹了一筷子她炒的黄瓜,憋出两个字来,“不错。”

宋思云忍不住笑了,“就只是不错?”

“很好吃。”他认真地说道,“我只是没想到你会做饭。”

宋思云不在意地说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平日里不做,又不是因为我不会做,跟在边上看也看会了啊。”

她给车衡夹了个鸡腿儿,这野鸡炖起来就是很柴,但是她炖了一个时辰,吃起来也将就了,这时候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鸡肉,就算是柴,那也是好东西。

因为加了好几种菌子一起炖的,汤十分鲜美,鸡肉吃起来也更香。

车衡好奇这只鸡的来历,家里没有养鸡,而且这也不是家养的鸡。

但是他不准备问宋思云,她要是想说,自己就会说的。

野鸡肉不多,两人一顿就把鸡给消灭掉了,这大夏天的也放不住,还是吃进肚子里最保险。

晚饭后,车衡收拾碗筷去洗,宋思云也没跟他客气,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洗碗,这是规矩,按着规矩办事就挺好。

上午洗的衣裳已经干了,宋思云把衣裳收回去叠好,想给车衡送屋里去,发现他的房门是关着的,她又不好直接进去,只得自己在屋里磨蹭了半天。

等车衡收拾完厨房,又给菜地浇了水,回屋拿衣裳准备去洗澡了,宋思云这才装作不经意地敲了敲他的门。

“今日你的门没关,我见你衣裳没来得及洗,就顺手给洗了,已经干了。”

车衡接过,认真地说了声谢谢,宋思云又说道,“你放在桌上的书,我随手翻看了一下,你在给别人抄书吗?”

车衡点头,“两个月前开始干的,晚上闲来无事,接了这个活儿可以多赚些钱,自己还可以练字。”

宋思云没想到他的字写得那么好,明明他都没有去学堂念书,却可以接这样的活儿干。

也难怪瞒过了宋家人,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车衡还有这本事吧?

宋思云哦了一声,“晚上抄书费眼睛啊,还是不要干了,今日奶奶和大伯母上门来要钱,我没有给她们,以后也不会给了,你少挣钱也没事儿。”

车衡要给她一两银子打水漂,还得负担家里的开支,可想而知压力有多大,都逼得大晚上的抄书挣钱了。

车衡说,“不累。”

“那好吧。”宋思云点点头,转身回自己屋里去了。

这人挺辛苦的啊,她也不能吃白饭啊,还是要想办法挣钱,家里日子好起来了他也就不会这么拼了。

车衡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衣裳,轻轻低下头闻了一下,一股皂角的香气,她洗得很干净。

他看着宋思云的房门发呆,到现在还是想不通她为何突然之间变了个人似的,也许就像别人说的一样,突然想通了吧。

只要她愿意好好过日子,他只会更努力地将她照顾好,就这么照顾一辈子也没关系。

宋思云吃饱了肚子,晚上睡了个好觉,第二天又去山上转悠,准备再弄点儿山货回来,拿到镇上去卖说不定能有赚头。

昨晚上她向车衡打听了一下赶集的事儿,才知道其实没有赶集这种说法,其实每日都有人做买卖,有朝市和夕市,下午人会少些,但也能买东西。

夜里下了雨,今日山里的好货只会更多。

宋思云信心满满,背了个大点儿的背篓进山,半个时辰就弄回来一背篓各种菌子。

她简单收拾了一下,凭着原主的记忆,背着背篓往镇上去了。

杏树村离着镇上不远,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宋思云发现这时候没有专门卖菜的地方,于是学着别人,在街上找了个地方把东西摆开就开始做买卖。

周围的人卖的都是些时令小菜,宋思云面前摆的菌子十分吸引人,大家都凑过来看。

“小姑娘,你这蘑菇哪里来的?有没有毒啊?”

宋思云说,“没有毒,很好吃,来点儿?”

那人摇摇头,“你说没毒就没毒啊?我可不敢随便试,毒死了算谁的?”

宋思云看看她面前摆的萝卜,“大娘,你的萝卜有毒吗?”

“那当然没有。”大娘瞪大眼睛。

宋思云自顾自地念叨,“你说没有就没有啊?毒死了算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