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规划(1 / 1)

(本故事纯属虚构)

张涛接下来得好好规划了。

要不然这一万人说不定连冬天都过不去。

首先就是要修建校尉府,还有军营,然后修建蓟门,至少给士兵每人修一个家。

吃的就只能购买,或者捕鱼了。

然后再种些蔬菜什么的。

现在大军得粮食就只能坚持到了年底了。

头疼。

等明天让大彪他们再出去转转,看有什么可以开发的,或者有什么可以利用的。

……

几天后

“三五,你说我们该咋办吧。”

大彪这几天看了一圈心里发凉,地有,但是种不出什么东西,别的真没啥了。

“是啊,我这几天看了,要啥没啥,好多人还都饿着。”

拓跋也为自己老乡感到难过。

“不过这个地方防御起来倒是挺好,就在城西30里的位置修建一个长1公里的城墙就可以守住这方圆30里。”

章子观察了敌形,挺好防守的。

“城墙年久失修,房屋倒塌甚多,城中百姓不到千人。”

张正难的发了一次声。

而卢升就什么都没说,实在不知道说啥。

“嗯,看来情况一目了然,咱们现在是一穷二白。”

张涛看着他们,说道:

“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

“这,现在有地也种不了什么,种些菜,养些牲畜还可以的。”

大彪想到了张庄养鸡鸭的时候。

“这个可以,守仁,你记录下,大壮把纸笔拿出来,就我那个箱子里。”

等到大壮拿过来后,郭守仁就开始记录。

“咱们还得盖房子,盘火炕,要不这冬天受不了。”

拓跋还记得火炕。

“先安排人把那个防御修起来吧,也算是安一个大门了。”

“嗯,这个可以,这样,卢升,你带个千人队先去那块守备,配合章子选择合适的位置,先挖基坑。”

“是,校尉。”

卢升的预备队都是干这些活的。

“还有,可以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捕鱼,然后再想办法整点盐。”

“哦,张正,你会整海盐?”

“我见过,但不会。”

“那就尝试吧,我们也都不会。”

“是,校尉。”

“守仁,你也说说吧,你在蓟门时间最长了。”

“回校尉,蓟门现在就是缺吃的,还有孤儿很多,妇女也多,青壮少,前几年的时候还有数千人,现在不到2000了。”

“孤儿全收军营了,成立孤儿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

至于妇女问题,咱们先说别的,这个我有安排。”

张涛觉得也还可以,反正不能再糟了。

“城里能够住人的房子有多少?”

“也就原来的官府,还有现在住着人的,别的都荒废了。”

“荒废的能修吗?”

“都是土墙,还是可以修的。”

“算了,又会烧砖的吗?”

“有,我那还真有个。”

张正想起来自己队伍里有会烧砖的,而且是祖传的。

“嗯,挺好,那粘合剂呢?”

“这个他也会,都是烧砖时候学的,而且前两天去靠海屯的时候,那有一片很适合做粘合剂。”

“那个人叫什么?”

“叫李四,他们家他排行老四。”

“嗯,这个李四可以。”

张涛觉得还挺好,只要麾下有会烧砖的,那么房子就好说了。

至于粘合剂貌似也不是水泥,但是大周那些砖墙都用这个。

“守仁,你们这都不去捕鱼吗?”

“这个以前是有的,后来不是闹叛军吗,给让人烧了,后来也就没人来这了。”

“那以前的船都是自己造的?”

“不是,是从青州买的,不过也都是小船。”

“你见过大船吗?

就是可以在海里的。”

“没有,他们都不敢离海太远,也只是在海岸线附近捕鱼。”

“那多少钱,从那买回来多长时间?”

“这个一条船得一百两银子,买回来倒是挺快的,可以顺着海河直接过来,去的话1个月回来半月就行。”

“海河是我们过来时遇到的那条吗?”

“嗯,就是那条,出海口就在沼泽往南,咱们这有一条支河流过三个村子,叫饮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