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归心(1 / 2)

(本故事纯属虚构)

刚到11月的时候。

蓟门热闹起来了。

虽然没有商人,但是张涛派人去北平买了一大堆东西回来,蓟门大街上的铺子都开了。

还好准备的东西多,要不然还不够,因为从上个月开始发饷了。

有的士兵结婚了,手里有钱就想买点东西,就这么着铺子全部盈利。

当然了,有的时候会有空车的情况,那么就会有人拉煤回来。

张涛现在用人拖煤球,是的,煤炉来了。

每家基本都有一个。

至于拖煤球的人,大彪拉人的时候也会顺手把改造的拉回来。

所以现在大概有千人左右拖煤球。

而那些修路的目前已经把路修好了,现在蓟门范围内也挺好走的。

当然鱼获还不错。

蓟门现在不缺鱼,不缺盐,然后味就有些冲了。

张涛很少出去都是用系统屏幕看。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觉得可以,味还行。

毕竟大家都缺肉,你这鱼肉自由了。

现在还把鱼卖到了北平,这是海鱼,还是和内陆的不同的。

算是张涛最大的收入了。

那些螃蟹什么的没有卖动,顶多有钱人尝鲜。

大家知道怎么怎么做后,都自己去抓了,反正不缺这个。

盐的话有些难。

现在晒盐停了,存的量蓟门使劲造都造不完。

往外地不好卖,最后还是卖往了西凉。

但是从东到西几千里。

只能让人探路,在通过系统屏幕上的地图选一个相对安全的路线。

最后发现,最方便的居然是从外族绕过去。

从幽州出外族,再一路向西,就能到当初待过的金川。

再次派兵把外族的地盘探查明白后。

张涛就安排人去贩盐去了,利润和武将军五五开。

当然成本不能照实说,所以自己是能得到8成利润。

不过目前才跑了一趟,拉了十马车,还不知道结果如何。

……

“大彪,现在还能拉回来人吗?”

张涛发现这几天人少了,来营地的时候。

“三五,你这多久没去了,下面的人都娶完了,现在还剩这些。”

“这么快?”

张涛觉得怎么也得过年了,毕竟结婚最麻烦了。

“挺简单的,两人看对眼,就结婚呗。”

“还剩多少?”

“哦,卢升那还没有。”

“都快忘他们了,这样安排人去接替他们,以后你们半月一换,反正路好走了。”

张涛觉得可以。

“那女的够?”

“够,最后剩不了多少。”

“嗯,剩下的给你嫂子说让他安排。”

“行,我这就去安排。”

“嗯,把守仁叫过来吧,他结婚了吗?”

“这好像没有。”

“怎么,他看不上这些?”

“不知道。”

……

“守仁,怎么听他们说你还没成家?”

“这…”

“说吧,当然咱们不是说要强求,但是吧,结了婚也有人照顾你的生活。”

“在下有婚约,明面五月。”

“哦,这样啊,那行吧,有计划就行。”

张涛也不多说了,婚约还是很看重的。

“你发现一个问题没有?”

“什么问题校尉?”

“咱们这么多人结婚,到时候孩子肯定多。

那么稳婆呢?”

“是啊,咱们蓟门,目前就一个。”

“嗯,提前准备吧,去招人,把他们全家迁过来,然后让稳婆多教人吧,给钱,教会一个给多少钱。”

张涛感觉蓟门快两万了,有了镇子的感觉了。

但还是少,太空了,少人气。

蓟门建设的时候按6万人口的中城来建的。

大城10万以上,5万到10万中城,5万下都是小城。

不过这都是大家认为的。

“明白,我会去安排的。”

“还有医馆,也得有。”

“是,校尉。”

郭守仁现在是动力满满。

毕竟他以前还担心结婚的时候对方看不起,现在不担心了。

现在自己是校尉府参军,就是参赞军事,官身。

还有住的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足以。

家产也有几个铺子,这是校尉发的。

张涛看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