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垣市马拉松比赛(1 / 2)

周日,夏木安一行人七点出发,到省城安顿下来已经是中午十二点。

这次在省城举办的马拉松赛事规模比较大,学校教练为了让他们长见识,特意把十六岁以上的体育生都拉出来跑个半马。

名次不重要,比赛过程中体会到的坚持和超越才是体育训练最需要的宝贵品质。

今晨六点多天还没亮的时候,大伯母提着一个包裹过来找夏木安,拜托他把里面的腊肉香肠还有红薯粉等农货给她哥哥带过去。

下午要去熟悉场地,明天比赛之前又不让乱走,他只能等明天中午结束后再找机会去送,顺便跟那位医生做个简单沟通。

第二天早晨七点出发赶往起跑点,夏木安看到有许多交警在沿途路口指挥交通、劝阻绕行。

昨天下午去奥体中心的路上,他就看到部分路面上立着牌子,说要实行交通管制。

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他对什么都很好奇:

起跑线就一条,那么多人谁能占据最前排的位置,会不会有人挤?

冠军和最后一名又会拉开多少差距?

……

开跑前半小时,教练还在跟他们反复确认各自适合的策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或是一直匀速。

夏木安想也没想就选择了第一种,他不是专业练长跑的,与他们相比,耐力略有不足。

而长久以来的跳高和三级跳都很注重训练瞬时爆发力,或许他可以先快后慢,最后一程再爆发。

好在他的想法得到了教练的认可,毕竟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开头跑不起来后面更不可能快。

越临近起跑时间,起跑点附近越是人声鼎沸,穿着各式运动服、卫衣、毛衣甚至棉服的人齐聚,有经验者在分享自己过往的完赛秘籍。

夏木安站在中靠后的场地,自顾自地活动手腕,半马21.0975公里,他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今天没有夺冠的念头和能力,想着以一个中上的水平完赛就算谢天谢地。

八点一到,鸣枪起跑。

乌泱泱的人群鱼贯而出,瞬间挤满前面的跑道,夏木安不是很急,拐来拐去地见缝插针很容易出问题。

反正大约一公里后就会慢慢拉开距离,产生空隙,到时候就是他发挥的新天地。

果不其然,刚开跑的两三百米几乎是摩肩接踵地小跑,后面就渐渐地隔开,先冲刺的一群人都快看不见影了。

夏木安开始专心地跑,陈忆阳和姜林朝也在他左右,三人时不时也搭句话,像每天下午在嶙川中学的操场上跑五公里一样,默契十足,甚至连步伐都一致。

初春的凉风吹得人清醒,跑道上的众人依旧满怀激情,在平坦宽阔的大马路上肆意狂奔,也算是人生中难得的体验。

一缕缕白雾透过氤氲朦胧的街道边,描绘出这座城市清晨的烟火人间。

五公里有一个补给站,这里有少量食物、饮料和矿泉水,夏木安不渴,但也喝了一小杯白水。

他现在还不累,五公里是惯常操作,大致能判断出现在应该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可能是前百分之十。

锦垣市本就多雾,今天也是迟迟还未散去,补给站的两边都有很多人围观,夏木安看不清,倒是听见了很多句“帅哥加油!”

他不会自恋地以为是在叫他,两个队友倒是互相调侃,三人又在呐喊声中继续向前。

又跑了一段时间,陈忆阳和姜林朝开始落在后面,夏木安的策略是先快跑,所以他至少前十公里都会一直发力。

两个队友练篮球,耐力比之长跑运动员自然也不够,但他们的策略是先慢后快,前面快跑是为了一时兴起陪夏木安。

现在玩够了开始降速一段时间,等最后几公里再试试爆发力。

一路跑过十公里、十五公里补给站,夏木安的速度开始变慢,他需要一段缓冲时间,此时已经全身发热,疲惫不堪。

前方的人越来越稀疏,这就是位高者寡?

突然,旁边有一位头发半白的大爷跑过,他的步伐出人意料的轻快,背影摇摇晃晃,乐在其中。

夏木安自觉佩服,他甩甩手,深呼一口气向前提速,再也来不及想很多,来不及想体育课前热身也会跑到急眼的南禾……

他一定要超过这位大爷,一定要完成这场比赛。

冲线的那一刻,他脑海里那根紧绷的弦突然松开,凉风吹过来,格外惬意与满足。

夏木安成绩:

排名:96/5874

枪声成绩:1:36:27

净成绩:1:36:23

对于这个名次,他非常满意,不但成功完赛,还进入了前一百名。

而他现在也弄清楚了他之前好奇的第一个问题,有没有人去挤起跑点的第一排,取决于这场比赛按什么成绩排名次。

如果是枪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