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王和将的友谊(2 / 2)

声,狠狠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从那日起,咱炽儿就变了性子,与咱开始生疏,咱也不能给他赔不是吧。”

“嗯。”

傅友德点头。

“天下没有父亲跟儿子低头的道理,若真如此,反而有损大公子的名声。”

想了想,又劝道:“父子血浓于水,大公子不过被打狠了,有了畏惧,但岂有记恨一辈子的道理,终归是父子,燕王此次归家,不定没事了。”

朱棣认可道:“咱也是这般想的。”

一位是大明

话不投机半句多。

酒逢知己千杯少。

帐中虽然无酒,但两人打开心扉,有一致的想法,越说越畅快。

竟都觉得对方实乃自己的忘年交。

朱棣看也不看

对于自己的二哥,朱棣是不喜欢的。

前元残暴。

受前元的影响,大明虽然立国二十余载,但国内勋贵官员之间的风气却还没有扭转。

对百姓的态度,有前元遗风,作奴隶般打骂。

父亲为此下了大力气,甚至对贪官污吏剥皮抽经,以告诫众人,多年为扭转风气而努力。

二哥到了藩地,不但没有谨守家训,反而忘乎所以。

对二哥的行事方法,朱棣内心不满,却也不敢指责,他也没权管。

信也不用看,朱棣能猜到内容。

东窗事发,父亲把二哥抓回京城,要杀他的头,二哥到处写信求人,托人说情。

现在求到了自己头上,朱棣不愿意理会。

不是他不念兄弟之情。

而是怕惹父亲不快,同时希望二哥能吸取教训。

朱棣最像朱元璋,最重百姓。

永乐大帝一朝。

百姓最安。

后世官方认定的永乐盛世。

这是真正的盛世。

科技与文化,军事与经济,社会进入全方位的复苏,步入繁荣。

没有隐藏的危机,政治上的腐败,更没有社会矛盾,也没有衰败之像,文明的倒退。

犹如如日中升的太阳。

但秦王毕竟是二哥。

更重要的。

他另外一层身份是宗人府的宗令。

无论按身份还是按地位,皆有资格管朱棣。

朱棣内心为难。

如果自己不帮助秦王,日后必然引起秦王的报复。

但是他真不想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