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做些不方面的事(2 / 3)

“请他进来。”

王真向出去的人点头打了招呼,虽然不认得对方,进去后,看见小王爷坐在案几后。

他连忙上前行礼,一脸的恭敬。

“王百户,今日请你来,是有一件重要的差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承担。”

朱高炽很热情。

眼前的小百户,可是未来的都指挥使,并且在算功劳中,在靖难功臣排名

足以看见此人的本事,不过此人的运道不好。

在建文四年,也就是朱棣造反成功当年,因援兵不继而被困重伤,大呼“我义不死敌手”,遂自杀。

而且此人十分奋武,敢战,是王府可靠的战士。

朱高炽觉得可以提前培养下他,并且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自己也放心。

“只要是王府的命令,属下坚决执行。”王真干脆的说道。

他不比朱能。

小王爷很早就认识了朱能,那时候他跟随燕王于塞外作战,在军中担任小旗官。

因为获得了战功,提拔为百户。

无功而返的朱能却因祸得福。

虽然受伤返回北平未建寸功,但是受到了小王爷的看重,不少人羡慕朱能。

王真虽然不怎么羡慕,倒也暗叹朱能的运道。

朱高炽没有怀疑,直接告知:“你愿意去辽东吗?”

“辽东?”

王真一头雾水。

“燕山卫的孙老将军,如今担任金州卫指挥使,并且调拨军户到金州,从一千户所,补足五千户所。”

“只是可能要委屈你。”朱高炽神情慎重。

北平不如顺天府繁华,可到底是省府,而金州则是贫瘠之地,生活极其朴素。

“王府和金州的关系,因为朝廷所以有些复杂,如今不好插手其中的人事调动,所以你去金州,用的将是中华重工的名义。”

王真闻言,因为不懂小王爷的安排,有些迟疑了起来。

倒不是怕辛苦,主要是关乎自己的前程,而小王爷毕竟不是王爷,他有些怕小王爷是随手之举,毁了自己终生。

见到王真的神色,朱高炽没有不满,这是人之常情。

“咱准备在金州建立一个林厂,向北平提供木料,随后还会建一个船厂,需要能信任的人,燕山卫中,思来想去,咱想到了你。”

“你不但是王府值得信任的人,也是有才能的人,此事交给你,咱才放心。”

朱高炽笑道。

王真脸色缓和起来,没想到小王爷是这么看他。

“可是属下对林厂,船厂一窍不通,只会打仗,会不会耽误小王爷的差事?”

听到王真松口,朱高炽笑得更加开心。

升官发财谁都愿意,但是能为王府的差事,而不顾自己的利益,具备大局观的人,属实难得。

“林厂,船厂,会有专门的掌柜和匠户,你要做的是负责军事组织,配合孙老将军,做他明面上不好出面做的事。”

朱高炽没有隐瞒王真。

要做事手下就要有人,那么事情就瞒不住这些人。

如果王真这种“根正苗红”的人都不顾自己的利益出卖王府,那该反思的是不会是王真,而是王府。

是管的太松,还是管的太严。

朱棣的手段,未来已经证明,不但没有人出卖他,反而布政司的官员向他通风报信。

这是朱棣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建立于他的才能之上。

“既然如此,属下愿意与金州。”王真不再推辞,想了想,提出了疑虑:“不过金州卫初建,恐怕没有人力可用,从北平招人吗?”

“一部分人从山东招人,由外柜的管事们负责这块,一部分从辽东招野民。”

大明的隐户问题,从立国之初到终结之时,不但从未解决,反而倍增。

特别是卫所,是隐户的重灾区。

卫所是军事组织,诸事保密,其中人员的名册更是机密,地方官府无法知晓。

为了防范外人控制兵权,诸多规矩下,连兵部对卫所的一些事情都不知道。

而卫所又是封闭式组织,军官世袭罔替。

所以军户的实际管理人数,全国没有统计过,也就无从得知,像辽东在明末是隐户重灾区,所以有些文字记载。

主要内容就是卫所周边有隐户,不再官府民册中,但是受卫所管理。

朱高炽要解决这个问题。

卫所是要透明的。

军籍上是多少人就是多少人。

卫所周边的隐户,给武将们创造了揽财的条件,提供了腐化的温床,必须要解决掉。

正如后世,最伟大的总设计师,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压力,杜绝了军队经商一个道理,保持了军队的纯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