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支撑山崩地裂的力量(2 / 2)

达五成,令许多养殖户获得了大利。

蒙古汉子是小部落的首领,按照蒙古话的称呼,按音译成汉语叫做台吉,如果拍马屁的话,也可以音译成太极。

朱元璋对中国各民族一视同仁,下诏皆为中国之子民,但是对残元势力仍然很严苛。

而草原上又离不开内地的物资,后来因为战神皇帝,导致明朝初期的战略形势一败涂地,原本受封于大明的蒙古中立势力也重新反叛。

在草原需要内地的物资,而大明要封锁物资的情况下,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

一直到明中期,以俺答汗领封大明忠顺王,数百台吉领受大明武官,恢复了蒙古各台吉受封大明指挥使同知等官职,然后双方互市的明初政治形势,终结了双方的战争对持。

开平铁道站的意义,是巨大的,但是深处其中的人们,都没有感受到其中的威力。

蒙古汉子让手下们把带来的羊牛交付给了开平铁道站,铁道站的其余工作人员,交接完成后,根据数量和质量,开给了对方条子。

凭借这些条子,他们可以去隔壁的粮票银行兑换。

可以兑换白银,也可以兑换粮票。

用粮票可以去供销社购买商品,如各类布匹,盐巴,成衣,帽子,鞋子,镜子,桌椅,金银珠宝饰品等大大小小的商品。

供销社的商品明码标价,虽然不能讲价,但是让购买者心中更安宁,不会产生自己吃亏的想法。

手下们把条子递给了蒙古汉子,蒙古汉子谨慎的收好条子,浑然忘记当年,他是如何强硬拒收粮票的。

铁道站给了他银子,后来通过供销社发现了粮票的好处,给他银子他又不乐意了。

笑嘻嘻的凑到刚才铁道工作人员身旁,仿佛刚才两人并没有发生冲突。

铁道工作人员很忙,不过也没有对那人发火,任由对方靠上来。

蒙古汉子望着今年变化巨大的铁道站,感慨道:“你们今年收购这么多牲畜,为何往年不收购这么多呢。”

工作人员听到蒙古汉子的感叹,忍不住笑道:“达尔岱,你没看见这么大的铁道站吗?”

达尔岱露出疑惑的眼神。

“没有铁道,如何把你们的牛羊运输到北平。”

“牛羊可以自己走啊。”达尔岱不服气的说道。

“可牛羊要吃东西啊,这一路赶下来,耗费的人力不提,光草料就要准备多少,为了这些草料,又需要多少土地来种植。”

达尔岱总觉得铁道站工作人员说的不太合理。

事务的确没有这么简单,铁道站工作人员自己都是小人物,能说点一二已经不容易。

随着金州和天津的海陆发展,在大量船只和合格船夫的支撑下,两地的运输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从年前开始,一直到年后,旅顺口盐场,向北平供应了大量的盐巴、鲜鱼,甚至还用冰块当做压仓物。

在北平各地,修建了许多的冰窖和腌厂,用来保存鲜肉和腌制品。

从开平的铁道站,出发了一辆接一辆的铁道马车,运输的商品是牲畜。

这些牲畜分为两类,一类是食用,一类是使用。

食用类的牲畜,一部分直接流入市场,一部分分派到各家工厂,各家工厂自己兴建了冰窟和腌厂,还有一部分则进入北平统一修建的冰窟和腌厂。

军工联合办的出现,让中华重工和卫所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密,双方形成了互通关系。

换句话说,军工联合办取代了原来长史府和北平都司部分职能,而金州又是同的。

在天津和旅顺往来的船只中,中华重工大批的服装,被,肉类,火药,刀,枪,战车,火铳……运输到了旅顺口。

开春。

金州卫的正丁入营,开始了大练兵,每日一小练,三日一大练,正式成为脱产军人。

卫所的食堂,由中华重工承办。

每日油水十足,士兵敞开肚子吃,食堂管事做事谨慎,不怕士兵饭量大,就怕士兵说吃不饱。

金州卫和调拨旅顺的中左所合作,共同研究新式战法。

“轰隆隆。”

一排重炮,对着前方的山头,火光冲天,惊天动地,不限量的炮弹供应,让大地仿佛都在摇晃。

站在土地上人将领们,感受到脚底传来的震动,望着山头岩石翻滚,终于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山崩地裂。

在大炮阵地上,每一轮火炮发射之后。

中华重工的测量技术人员,测量大炮和落脚点的距离,测算两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