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蒸汽机火车头(1 / 2)

新的蒸汽机。

同样的体积,是原来蒸汽机效率的六倍!

增加六倍效率的基础上,所需要的燃料,节省了整整三倍!

两者虽然都叫做蒸汽机,可功率和消耗上,已经有了划时代的区别,本质的不同。

按照英国人的说法。

这台蒸汽机的技术成熟,可以让煤区外的地区,具备了使用蒸汽机的条件。

按照西方其余国家模仿英国

新的蒸汽机技术上的突破,让不产煤地区,可以使用蒸汽机,所以他们成功了。

整个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蒸汽机。

北平的工业化发展,从发明抽水用蒸汽机开始。

蒸汽机的重要性,大明有好几千万人并不知道,他们甚至不知道北平发生的变化。

但是在北平,有许多的人知道蒸汽机的重要性。

技术报为蒸汽机划时代的突破,专门加刊,单独报告蒸汽机的作用,以及喜人的成果,和对未来的期盼。

中华重工总部,各个行业的工厂,都派了人来关注,并且了解最新的蒸汽机。

密云分区由大掌柜带队,组团来总部参观新蒸汽机。

在大宁的朱高炽,得知这个消息后,忍不住放声大笑,兴奋的神色止不住。

火车。

终于要出现了。

随着铁道的发展,原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铁道马车,已经成为了运输的阻碍。

不但让铁道运行速度受限,为了供养铁道马车需要的马匹,以及维护开支,是铁道系统最大的支出项目。

更重要的是,养这么多马匹,不但占据了军事资源,也大大消耗了粮食。

当三省铁道顺利开通时,所需要的马匹,更是要翻好几番,所需要的支出,会让铁道运输系统立刻大幅亏本。

“祝贺技术司的胜利,这次的成果,毫无疑问是当下最优秀,最耀眼的!”

“新的蒸汽机,不但是中华重工之幸,我愿称之为,乃全中华民族的骄傲!”

“所有研发人员,你们的功绩,必定会牢牢被历史铭记,被百姓铭记!”

“号召所有人学习技术司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永不止步,大步前进!”

“对技术司的支持,中华重工以及中华重工体系,乃至全社会,都将坚定不移的继续下去!”

朱高炽五句毫不保留的态度,被一字不改的发表在技术报和生活报上。

整个北平相关人员为之侧目,哪怕原本不在意什么新蒸汽机的人,也忍不住好奇了起来。

甚至土地上的百姓们,这段时间也经常听到这些消息,好奇这是什么东西。

朱高炽职责所在,无法离开大宁。

但是他让周世丰,小九,包括韩有昌等技术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大宁。

旧的技术,中华重工还在使用,甚至许多技术才刚开始运用,并没有回本。

例如建设水箱使用的蒸汽机。

“对各厂区使用新蒸汽机,还是继续保留旧蒸汽机,不做硬性规定,但是保持能换则换的原则!”

朱高炽指示道。

密云分区和总部厂区,加上各地工厂,虽然没有统计,但保守估计也有数千台。

新的蒸汽机部件增加,成本也增加了。

如果全部更换,耗费的资金按照市场价,以数十万两银子计算。

还不算各煤矿区使用的蒸汽机。

中华重工不以盈利为目的,发展的过程中,借助的是社会资源分配模式。

一套完整的体系链循环。

整个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体系,以及外部上下游生产链,价值体系是无量的,无法用金银来换算。

数十万两白银,对比中华重工所创造的社会资源不值一提,但是单独拿出来就不一样了。

换句话说。

流水额与现金的区别。

不过也不是真金白银的拿出几十万两银子,使用的是粮票,只要保持这个体系正常运作,粮票超发的不过分,并不触动大的后果。

周世丰附和道:“有了小王爷的支持,属下没有了顾虑。”

到了周世丰这个位置,哪怕不参与政治,也已经避不开了,说话需要三思。

“淘换新的蒸汽机,虽然会让当下的支出增加,可从长远来看,反而节省了资源浪费。”

“例如密云分区的刀具生产工厂,用更高效率的技术,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

“不但让原本保持亏损状态的生产情况,还转变成略有盈余,所以小王爷的提议是正确的。”

朱高炽对周世丰的表态很满意。

中华重工的大掌柜,朱高炽需要周世丰这样的人来担任,不但保证中华重工体系的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