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这就是小王爷说的大势啊(1 / 2)

陕西地区总负责人之一,负责人才储备,中华重工人文推动等职能的李伯升。

在西安城的一处宅院。

这里是中华重工租的房子,成为办公场所。

李伯升看着从北平来的技术报,还有生活报,以及他们部门收到的文书。

“关于中华重工各部发挥主动性的要求!”

李伯升仔细的看着手里的新文书。

他知道小王爷刚去了大宁,但是没想到小王爷会这么快放权。

作为当年在文书房的文书,李伯升了解小王爷,对文书上的信息,有更高的敏感度。

他看到了手中这份文书的意义。

中华重工的自我成长能力,不但是小王爷允许,也是中华重工向外开拓的局面下必然的过程。

新戏在陕西的发展,就是李伯升的尝试。

他当年编剧过新戏,还在北平大火,改变了社会风气,所以在陕西推广新戏是他拿手本事。

好几场新戏,经过他组办的戏剧院,在陕西引起了很大的成功。

军中将领子弟,舍人身份,在中华重工枢纽文书房工作锻炼,下放到部门,然后又外放。

李伯升对中华重工的发展历程,有高度的认知,属于战略性人才,是朱高炽的定义。

看完这份文书后,他和陕西的其余负责人,齐聚西安城开了一个闭门会议。

“我想要在陕西,成立军户经济合作社!”

李伯升的提议,引起了其余负责人的顾虑。

“中华重工在外省的行事,已经引起了许多的不满,而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影响力,恐怕会引起忌惮,最终适得其反。”

有人提出了反对。

李伯升没有急躁,而是耐心解释。

“陕西和山西是不同的,山西是涌入北平人口最多的省份,所以官府有怨言,晋王也有顾虑,但是陕西不同。”

随着北平的工业化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口,以及北平官府有了余力,加上先进的生产力,北平新一届的布政司主导的大开荒。

还有化肥,农具等提高田亩产量,和提升劳动效率。

北平的

形成了漩涡,吸引周边的人口涌入北平。

山东和山西,是涌入北平的人口大省,其次是河南。

“陕西因为当年的政治环境,导致秦王府和陕西官府两败俱伤,两者都伤了元气。”

“借助这个形势,我们成为了陕西布政司和现在的秦王府,两者之间的中间人。”

“诚然,如果我们在陕西筹办军户合作社,必然会有些阻碍和冲突,但是遇到了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能因为会有阻力,就因此放弃。”

李伯升说话的调子很高。

但其余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并不会被李伯升的话为难住。

“在陕西筹办军户经济合作社,这个计划太危险,太容易受阻,更重要的是,这份计划如果失败,会引起高度的反弹,对中华重工现在在陕西的发展,是有很大威胁性的。”

“说句严重的后果,可能这两年中华重工在陕西的努力,一招化为灰烬。”

这位负责人的想法,获得了更多人的赞同。

怕的不是阻力,而是后果太严重,严重到中华重工在陕西的存在与否。

李伯升坚持自己的意见。

因为他了解小王爷。

小王爷不是圣人。

他不留余力的支持中华重工在陕西和山西发展,就是为了扩大自身的势力。

这才是中华重工的目的。

如果不以这个目的为主,小王爷根本不会推动向外开拓计划,而是集中资源发展北平。

“向小王爷请示吧。”有人提议道。

“没必要!”

李伯升坚定的说道。

许多话小王爷不方便说,他来说。

“小王爷放权各部,就是要各部用于承担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是按部就班,等着坐享其成。”

“秦王府现在没有权利,薛藩台是个持重,不愿意惹麻烦的人,在我看来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现在我以陕西

军户经济合作社。

和军户达成养殖协议,由军户经济合作社统购统销,提升军户的经济水平。

在北平能顺势施行,因为有燕王府的原因。

燕王节制北平兵权,控制都司,威望深入人心,所以直接从上而下一番顺利。

但是在陕西想要筹办军户经济合作社,那么需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跑。

要和许多的卫所打交道,还有都司衙门。

至于秦王府。

老秦王死了,被圣人痛斥,身后名臭不可闻,而二代秦王虽然承袭王爵,但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