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大地上的愤怒(1 / 3)

剧院在各地开。

北平大剧院作为建立时间最早的剧院,无疑起到了中心作用,无论舞台还是场景,或者乐器方面,有了丰富的储备。

“宫商角徵羽”

一名老者兴致勃勃的向十几名学生上课。

他是老童生。

自认为自己能力不错,可就是过不了科举,几十年秀才也不是,教书都不受人重视。

此人的家族原本是山东的大户,富甲一方。

后来家族被强制拆分,迁移去了各地,他这一支到了北平,靠着分家后得到的些许浮财,加上北平分的田地,也算是北平的富户。

不过老者从小习惯了手脚大,种地的收入无法平衡,算得上坐吃山空,最近几年已经囊中羞涩。

长大了的儿子们开始埋怨老者,不但不劳动,整日摆弄那些玩物,为了这些个玩物,老者可没少钱。

直到成立了大剧院,突然的一天,有人找上了他,请他去教授他的爱好。

世间还有这么好的事情,还能拿到报酬。

像老者这样的人,虽然不是普例,但也能找出不少。

“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办法,按照技术报的说法,属于科学。”

“这就是我们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也叫做五度相生律。”

老者说着说着来了兴致。

他开始唱了起来。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

老者的歌声并不美妙,但哪怕是普通人也能听出,老者唱的歌非常有韵味。

而这个韵味,让在场的学生露出激动的目光。

这正是音律啊。

老者的唱腔,仿佛经典的音律浮现。

“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啪啪啪。”

等老者唱完,学生们兴奋的鼓起掌来。

“先生,你唱的真好。”

“是啊,先生唱的太神了。”

老者谦虚的摆了摆手,“这是传统的音调唱法,突出一个韵味,让人感受到磅礴。”

“现在出现了十二平均律,有了更丰富的音调,在此基础上,听说有了新的乐器,邀请了我明日去指点。”

老者有些得意,几分卖弄的意思。

被人轻视了几十年,临了临了,突然来的礼遇,老者的确忍不住炫耀。

学生们来自大剧院的工作人员。

女性占一半。

这些人声音有特点。

收到了自己想要的夸赞和敬佩,老者满意的说道:“其实十二平均律也是有来历的。”

“在《吕氏春秋·音律篇》里,开始与关于黄钟、林钟等十二律长度规范的记载联系在一起。”

“按三分损益法生律的次序,求上方五度音之律,古称为“下生”;求下方四度之律,古称为“上生”。”

“从一律出发,下生五次,上生六次,便可得出十二律。”

解释了一番,老者又唱起了故诗歌,让在场的学生们理解充分,等老者唱完,然后开始考验学生们。

这些学生各有各的特点,唱的歌结合了刚才学会的知识,虽然还有些瑕疵,已经令老者陶醉。

在普通百姓眼中,认为了不学无术的行为,竟然被小王爷说对文明是有大作用的。

“我们先民从祭祀起就开始了歌唱,代代流传下来,不光是歌唱,还有舞曲。”

“正如小王爷所言,这是我们华夏文明的隗宝,是我们团结在一起的文化纽带。”

“所以我对你们的要求会很严格,你们谁要是不努力练习,我可不会让你们通过考试。”

老者板着脸说道。

这一天。

北平大剧院接到了总部的紧急通知,暂停所有工作计划,全力以赴宣传对强盗的反击之战。

红头文件上,还配了小王爷严厉语气的通告。

这不只是北平大剧院

从上到下,周世丰亲自严抓,仿佛一夜之间,中华重工的重心就变了。

技术报,生活报。

“无名地的五壮士!”

“这五位来自军队和中华重工的壮士深入草原,告诉草原上的百姓们谁才是敌人,谁才是自己人。”

“谁为他们带去了更好的生活,谁在打破他们生活的安宁。”

“在燕王的领导下,北平的百姓们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而在边疆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