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北平的碾压(1 / 2)

“喜报!”

“中华重工最伟大成就,洪武二十九年上半年,最低工资突破年收入十二两!”

随着报纸的销售,许多人看到这个信息感到了振奋。

普通工人每个月一两银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加,工人的工资每年也在上涨,现在的中华重工,最低的工资水平,也超过了每个月一两银子。

在街道墙壁上,无数的标语和横幅悬挂着。

整个北平城,就像一个火炉。

民族的自信恢复到了新的高度,已经开始往汉朝看齐。

物质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两者永远需要并驾齐驱,谁也不能落下,缺一不可。

一个民族的历史,向来是被自己族人后代所崇拜的。

包括英国人也是。

为了英国历史的荣光,英国后人用英格兰产铁中心的人均数据,然后乘以全国人口,得出英国伟大成就。

如此奇葩的计算方式,用在了罗马,然后说罗马铁产量是汉朝的十几倍。

这个说法。

在二十年前流行于国内互联网,直到十年前逐渐没有人提了,因为被国内学者打脸。

按照这个奇葩的计算方式,那把唐山人均特产量乘以全国人口,中国铁产量要翻天了。

换算到汉朝,汉朝的铁产量直接变为11万多吨。

民族自信从清朝开始所剩无几。

因为清朝的统治者,对人性的征服手段的确很先进,毕竟持续研究了几百年。

这套手法仍然由他们的后代,被日本收留的那伙人继续使用,编成各种段子往国内输出。

无数的“我是汉人,我们历史如何如何愚昧”此类话术流传于国内。

而不了解历史的普通人,非常容易受到这些话术的迷惑。

接受了中国历史的落后,自然也就会感到羞愧,没有了自信。

没有了民族自信,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未来,迟早会遭受到更大的灾难。

这种例子有很多。

例如二十年前大行其道的血统论来否定汉,同样是十年前,被国内学者下大力气研究基因图谱给推翻了。

但是制造谎言的成本太低,而消灭谎言的成本太高。

一天可以编造出无数的谎言,可要拿出论证来反驳这些谎言需要百倍以上的精力。

例如学者研究的基因图谱。

辟谣成本超过制造这个谎言的一万倍,十万倍。

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效果还不大。

十个人看了这些谎言,三个人不信,三个人怀疑,三个人信了,一个人无所谓。

三个信了的人,最后一个人看到了揭破谎言的信息,明白了自己被骗了,但还有两个人并不知道。

加上那些不知道信还是不信的人,导致犹如滚雪球一样,这些被欺骗不自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现在是大明。

大明原来的生产力有多大呢。

航海技术和远洋航行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是彰显一个国家财富地位的最好方式。

因此未来大明七下西洋在当时世界是一项壮举。

未来的几十年里,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朱棣组织的七下西洋规模非常庞大。

根据史料记载,七下西洋规模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船只总数,二是船员人数。

七次远洋出航总人数高达十几万人的壮举。

这个成就带动了很多有利因素,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构建了以大明为主,有等级秩序、和谐的理想世界秩序。

至少在东南亚,建立了以大明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格局,使西洋朝贡体系得以顺利建立和巩固。

这是朱元璋和朱棣两代人治理带来的伟大成果。

现在多了个朱高炽。

虽然提早了几十年,但以北平为核心,带动的周边地区的生产力达到了新的高度,已经比历史上的水平翻了好几倍。

“北平人均用铁量,从洪武二十四年的人均一斤九两,在洪武二十九年中旬,增长到人均三十九斤。”

“农具产品占百分之十二,工业用铁占百分之七十六,民生产品占占百分之九……”

这个成果引起了人们的惊叹。

但朱高炽并没有感到不可思议,这项数据连后世的零头都达不到。

钢铁产量只民生物资方面,后世中国人均在一千四百斤,还不算其它大头。

如果全部算上,人均为一万五千多斤。

而现在的北平,人均才三十九斤。

也通过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北平的工业化道路还很长,工业用铁至少要达到九成。

诚然,后世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

但大明也有举世无双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