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消除傲慢(1 / 3)

北平府大兴县以西,有一处乡村,本地人称为黄村。

原来这里不叫黄村,这里也不荒芜,原是一片靠河的农田所在。

金朝重杀,元朝放牧。

良田变牧地,多年来导致植被稀疏,形成大片沙丘荒地,人们就荒村荒村的这么叫。

后来取谐音定名,也就是如今的黄村。

在明代中末期,这里会变成附近集市的集镇。

现如今。

绿荫开始多了起来,有了成片成片的楼房,居住在此的人们,七成家中有人在大兴总部厂区上班。

道路两旁种树,家门口种树,生孩子种树……

经过汉人多年的治理和传统习惯,这片地区又开始恢复了绿色,夏日下的绿荫,供人们乘凉。

孩子们去学校上学。

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学,自己家的孩子必然吵着要上学。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绝大部分已经脱离了土地劳作,孩子们又无法进入工厂,也不用去捡薪柴之类的杂活。

那么送去免学费的学校读书,加上传统习惯,成为了多数家庭的选择。

十日一旬,每旬尾放假两天。

今天不是放假的日子,白天里,这片密集的居住区看不到多少孩子,只看得到流着鼻涕牢牢跟在母亲身后的孩童。

老槐树上知了不停的叫着。

几名僧人出现在此地。

他们人人背着布袋,穿着单僧褂,脚上踩着草鞋,汗流浃背,行走在日头下。

敲响了一户人家的大门。

里面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太,见到几名僧人后,脸上露出缺少牙齿的笑容。

“阿弥陀佛。”

“大师们请等等。”

老太太麻利的转身,不久,用碗装了满满的蚕豆出来,身后跟着两名好奇的童子。

几名僧人拉开自己的布袋口子,靠近老太太。

老太太虔诚的用干瘪的枯手,满脸神圣的抓一把,非常认真的放入每名和尚的布袋中。

五名和尚的布袋,老太太分的很平均。

只有一名年轻的和尚,脸上很不好意思。

老太太笑着告诉年轻的和尚不要拘束。

年老的和尚谢过了老太太的布施,然后去了下一家。

布施的人家中,有名年轻的妇人明显是

也不好意思用手抓,担心别人嫌脏,跑回家中拿筷子。

隔壁赶来的老妇人笑道:“她是外面来的媳妇,不懂礼数。”

老和尚微笑没有说话。

北平犹如漩涡,吸引周边的一切。

包括朝鲜。

每年的朝鲜使团经过北平,都会在北平逗留一段时间,特别是在返回的时候。

同样。

北平的名声已经传入了朝鲜,甚至有那边的女子被带来了,草原上也是如此。

老和尚慈祥的没有告诉年轻媳妇她哪里做错了,这些并没有什么,形式是虚的,而佛在心中。

五名僧人最后在一颗大槐树下坐下。

从布袋中取出百姓们布施的食物吃了起来。

不一会。

许多的人们赶来。

他们远远的站着,双手合十,嘴里进行祈祷。

和尚们吃完饭,起身向人们行礼,老和尚则向虔诚的百姓们讲道。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

“真正的修行,既不用去深山老林,也不需要专门去寺院庙宇,而是在各种俗世把心修平,把人做正了,这就是修行!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惊喜还是痛苦,我们心中只要保持良知,能看清楚自己在活着。”

……

这一场布施就算完成了。

和尚们离开了此地。

北平到大兴县的铁道已经成为了短途运输,每片居住区都有一个站台。

朱高炽仍然乘坐四轮马车的专列。

望着新的楼房,朱高炽突然让铁道马车停了下来。

他还没有认真看过。

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他仿佛已经忘记了老百姓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正好。

他和几名侍卫看到了这场布施。

傲慢。

人总是傲慢的。

朱高炽突然想到。

后世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许多人觉得美国一切都是先进的。

美国开放派的文化,席卷整个世界。

年轻人们极力追求自我,各种要解放思想。

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美国的保守派文化基本盘又全面复兴。

美国的影视剧三大变化,逐渐开始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