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昭告天下的新军(1 / 3)

“朱能说只要三营,但是根据目前得知的最新消息,哈刺兀海聚拢了至少三万兵力。”

开平的舆图悬挂在墙壁上。

北平都司指挥使陈亨提出了担忧。

熟部的存在有利有弊。

他们能从熟部得知哈刺兀海的消息,哈刺兀海同样也能从熟部打探到他们的消息。

这是熟部自身立场导致的。

哈刺兀海赢了,他们不会损失什么,大明赢了,他们同样不会损失什么。

反而因为两者的冲突,他们的地位还突出了些,谁赢他们帮谁。

朱高炽思前想后,允许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那么朱能能否打赢这场战争?”

朱高炽直接询问最关心的事情。

什么发展成果都是虚的。

只有经过战争的考验才是实的。

能打胜仗什么都好说。

而不能打胜仗,哪怕文明与科技程度吊打全世界,那也只能是跟宋朝一样的下场。

“八成。”陈亨给了个准话。

他知道自己不应该说的这么武断,但是他想要给小王爷信心。

这是王爷不在北平,小王爷

现在拳头已经伸出去了,就不要顾忌太多,反而想得太多得不偿失。

听到陈亨的话,朱高炽不再过问。

朱能的才能是值得信任的。

新军的战斗力是全北平各方面集结起来的结晶。

如果这都不能胜,那朱高炽就乖乖的放下一切主导权。

“燕山三卫的精锐,以及许多卫所的精锐,多数调去了新军,所以我坚信新军一定能胜。”

唐云老将继续说道,“一万余新军,必定能打败数倍的敌人。”

见他们都这么说,朱高炽再无二话。

“如果朱能带领的新军三营万一失败,那么

陈亨在舆图前补充介绍。

虽然所有人都对新军有信心,但是未算胜,先算败。

如果新军失败,如何保护北平,是需要拿出来商讨的,北平都司陈亨,还有唐云等人皆在。

朱高炽盯着舆图。

一万打三万。

其实北平可以凑出更多的军队,但是这不符合他的目的。

现在是考验新军的时刻。

有诸多老将在,这个时候都不敢拿出来使用,何时才能拿出来?

只有证明了新军的模式是对的,朱高炽才能坚定不移的推动新军道路走下去。

淘汰多余的军户,解放人们的生产力,才符合工业化的需求。

见小王爷不说话,唐云以为朱高炽还在担忧,他的内心能理解。

毕竟是

“朱能有句话说得好,人太多了,容易把人吓走,敌人可是聪明的很,见没有胜算的时候,可不会乖乖的打硬仗。”

“他们分开了,我进他退,我退他进,这才是最让人头痛的局面,就算胜了也无法全胜。”

“陈指挥的布置很完善,哪怕新军失败,也能保开平的安全,小王爷不必过分忧虑。”

朱高炽收回了视线,看向周世丰。

“北平商业有没有受到影响?”

“虽然目前的局面,商团都还保持了稳定,但还是有不少的声音的,如果闹得动静太大,会不会打破这个平衡?”

朱棣的离去,多少动摇了些许人心,加上对战争的未知。

说来说去,北平需要一场大胜。

只要有一场大胜,那许多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人们的心就会安定下来。

“告诉商团,此次大胜后,漠北草原上将放开限制,施行商家利益至上原则。”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不再有最低工资标准,不再有假期限制,不再有安全生产标准限制等等诸多限制。

周世丰反而犹豫了起来,“会不会造成对北平商业模式的不公平竞争?”

商人并不怕提高工人工资,也不怕多给工人放假,用大量资金来维护生产标准等等,商人们也能接受。

但是前提是有个公平的环境。

总不能他这边用两倍的成本来生产,而另外的地方只用一倍的成本来生产。

不解决这个问题,商人们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想尽各种办法压榨成本。

“总部厂区出个章程,塞北的订单要和塞南与内地的订单分开,通过上下游从产业链,杜绝不公平竞争现象。”

朱高炽说道。

在当下大明塞外的划分中,塞北就是后世蒙古国,俄罗斯境内,以及哈萨克斯坦境内等地区。

塞南则是内蒙古。

塞南和内地用统一的订单,塞北将会使用另外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