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润雪兆丰年(1 / 3)

中华重工和官府合作之深,戴德彝查到的贪腐之事,多少有些牵扯到中华重工方面。

不过戴德彝很谨慎,他深知自己和王府在北平实力的差距,所以并没有理会中华重工那方面,以免引来王府的报复。

在他清查布政司,按察使司两大衙门的时候,查的人越多,他掌握的权力越多。

但是。

这一天,开平捷报传来。

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天,捷报上短短的内容,他已经反复看了无数次。

比起动辄数十万大军的动静,开平的规模比起来可以说很小,但是他敏锐的发现了不同之处。

战损。

自从十几年前北征的一次失败,圣人就改变了战略,无论对待什么敌人,都会采用全力以赴的战略方案。

也就是说以绝对实力去碾压。

这个绝对实力是建立在军备和人数上。

而现在的开平,以寡敌众,竟然打下了碾压的战果,戴德彝感到了忧虑。

不到一万的新军,竟然以碾压的实力击败了数万的骑兵。

戴德彝感受到了恐惧。

他不怕死。

他敢来北平就做好了死的准备。

但是在他的心中,朝廷的实力是超过北平的,这是他心中的势。

那么现在呢,他开始了怀疑。

有了怀疑,他就不敢继续轻举妄动,不是他怕死,而是忧虑国家安危。

北平锣鼓熏天,民心高涨。

外面的声音甚至传到他这里,他能清晰感受到百姓们高兴的心情。

民心,军心,经济,实力,政治。

戴德彝想要找到新的突破口。

原来的想法,在眼前的捷报面前变得无力。

他是为了让国家安宁,才要消除燕王府这个不安定的因素,而不是为了消除燕王府,让国家不安宁。

现在的燕王府,实力之强已经超过了他原来的想法,他不得不慎重起来。

这就是他把自己关在房屋整整一日不出门的原因,因为他没有找到办法。

十一月。

天色渐寒,外面热闹的景象,没有让戴德彝感到温暖。

怎么才能让老百姓的脸上保住笑容。

不光是北平的,还有全天下的。

“老爷,今天的报纸。”

“放外面。”戴德彝现在没有看报纸的兴致,打不起精神。

“今天的报纸有重大消息。”

“放外面。”

戴德彝以为是关于庆祝捷报的。

“是中华重工贪污案的消息。”他在北平请的短佣,门外坚持的说道。

戴德彝这才打开房门,接过短佣手里的报纸,厚厚的报纸上,四份报纸的头版头条内容一样。

看着报纸上的内容,戴德彝久久失神。

他没有想到燕世子会有这么大的决心,竟然敢如此用这把刀,深度是他所不及的。

“敢如此使用这把刀,到底是燕世子莽撞,还是深思熟虑呢。”

戴德彝不可思议的自言自语。

这把刀用来杀敌无往不利,但也容易伤人。

只有最坚定最清白的人,才能无所顾忌的用这把刀到如此程度,否则这把刀挥动的有多狠,就有多容易伤到自身。

“为了社会的发展与健康,全社会人士,不分老幼男女,人人有责加入监督!”

报纸上的大字,深深的刺激戴德彝的眼睛。

这些字看得戴德彝久久无言。

他离开了屋子,他要看看燕世子会怎么做下去,是喊口号鼓动人心,还是真的落到实处。

人口的集中,让社会管理成本降低。

在各家厂门口,挂起了举报箱。

举报箱很坚固,很高大,在最显眼的位置。

在举报箱的旁边,竖着牌坊,上面写了一段话。

“举报人最光荣!”

“为了社会,为了自己,为了子孙,人人要与恶做斗争,这是每个人的责任。”

“任何打击举报人的行为,涉及任何人都会一查到底,给予最严厉处罚,以死刑为上限。”

举报箱设立在最显眼的地方,就是不给暗中的人操作的机会。

举报制度不施行匿名制。

匿名制度说明了风气是坏的,好人怕坏人,匿名制度也会导致人们之间互相的不信任。

实名举报的举报箱,每一封都会送到新部门。

三日内。

调研司分离出来的调查部。

调查部全面负责审查举报信,涉及任何人都可以查,上面没有领导部门,直接向小王爷负责。

从诞生之日起,调查部就是最高等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