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北平军权的深化(1 / 2)

“严格按照《大明律》。”

联票银行贪腐案,最终调查报告送到朱高炽面前,朱高炽的眼睛扫了一遍,最后选择按照法制。

《大明律》是一部立足于明初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总结。

条目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

朱高炽看过大明律,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完善的法律,比西方更加的文明。

只不过越往后钻漏洞的越多,大明律是没有错的,最终执行的还是人。

有皇帝的原因,也有官员的原因,让大明律逐渐成为了虚设。

“既然如此,处罚死刑的将有七人,流放和坐狱的有三十二人。”

“家属不要牵连,但是要没收违法所得,有知情不报者,根据涉案程度,给予罚金或收押三年以下的处罚。”

随着朱高炽的吩咐,不久后,这件各界瞩目的中华重工内部

对于处罚结果,基本都能接受,没有引起恐慌。

但是北平的内审并没有结束。

调查部的工作人员离开了朱高炽的办公室。

朱高炽的办公室,早已经办理了工厂区,如今是独立的三层楼房,钢筋水泥结构。

文书房已经细分为数个部门,有资料室,通文室,文书室,咨文室等。

根据朱高炽的要求,施行大办公室办公环境。

例如文书室三号室。

长方形的大办公间,有十几条顶梁柱支撑天板,中间有二十张办公桌,提供工作人员工作。

在四周的墙壁,一面的窗户对着室外,一面的窗户对着走廊,有长条的柜子。

柜子上堆满了文件筐,根据分类装入临时文件。

柜子中满是储备的文件。

每半年一清理,清理后的文件,最后送入储藏仓库保存起来,绝大多数都将不会重见天日。

墙壁简单的刷成白色,地面铺设了石板,窗户采用的玻璃窗,简洁而又宽敞。

等待室。

椭圆形的长桌,几名军官坐在这里,桌面上有工作人员提供的茶水,一旁有厕所。

厕所采用了下水道设计,打开笼头就会有水流出,冲洗蹲坑干净,通过下水管道流入一楼外的化粪池。

中华重工厂区的化粪池项目是承包给外面的商行。

北平府已经有了六家大型清理化粪池的商行,承包所有相关的业务,也制定了许多的标准。

不要小看这几家商行。

他们从甲方收一道钱,然后又向自己的乙方收一道钱,整体下来利润就不得了了。

光中华重工厂区,每年向他们支出的此项费用就高达四五万元的粮票。

加上北平数百州县,不算地方上那些众多的小商行,就这六家商行,每年的营收额高达三十万元以上,六家商行提供就业岗位一万五千余人。

“各位久等了,小王爷有请。”

工作人员敲门进入,笑着向众人说道。

几名军官站起身,整理了下自己的仪容,然后跟着工作人员离开,前往朱高炽的办公室。

朱高炽的办公室大而简略,庞大的办公桌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副大字。

大字裱起来,框上安装透明的玻璃,上写“中庸”二字。

朱高炽签署了一份文件,看向眼前的几名将领。

“请坐。”

几名将领在软垫椅上坐下。

一会儿,一名工作人员端着茶盘,把几杯热茶摆放在他们身前的案几上。

“关于北平城十二卫司衙门整改之事,我想要听听你们的意见,下面人声音如何。”

朱高炽笑着问道。

改军制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必然会有不少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而现在已经洪武二十九年底,不日就是年关。

在如此局面下,朱高炽必须要慎重,不得不考虑卫所将领的军心,但是新军建设又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反对的人很多,但也有不少人支持,新军打出的威风,还是让许多人服气的。”

永清右卫指挥佥事王聪率先说道。

听到这位原燕山中护卫出身将领的表态,朱高炽露出欣慰的笑容,极其满意对方的态度。

几年来把王府亲信将领提拔到重要岗位,已经有了成效。

除了工业化的发展成果,以及新军的胜利,这些大批“自己人”走上前台,控制了北平多数的军权,才是朱高炽改军制的底气。

“只要北平十二卫司衙门顺利改制完,那么其余二十余卫的改制,想必阻力也会小了许多。”

“我知道有些人的想法,但我仍然要说的是,改制并不是为了打压下面的将领,更不是过河拆桥。”

“不管他们信不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