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这可是昭告天下的储君啊(1 / 3)

金州的医药大发展之外,军工体系今年的扩产,军工联合办,也收集了很多军方的意见。

除了对手榴弹的需求外,更多的是对鸟铳的不足提出了要求。

鸟铳的火绳技术是明朝的。

明朝的工匠采用特质的药水浸泡后,火绳点燃后,可以缓慢燃烧半个时辰。

初步满足了战场上的需求,但是对于日常的使用不能达到解决。

特别是塞南行省和塞外地区商团的开发。

火绳的使用毕竟太过落后了。

“自生火铳的打火率有很大的问题,但是自生火铳的优势也让人无法视而不见。”

“军工企业应该全力攻克这项技术难关。”

军工联合办的工作人员与军工企业的技术人员们开会,双方逐一沟通问题。

“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燧石的质量问题。”技术人员强调道。

民间使用的燧石,可以打十几下,几十下都没有问题,反正也不在乎一时半会的功夫。

但是军队不行。

军队要求的就是集中的火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射击出最多的子弹。

而现在的自生火铳,因为燧石的原因,成功射击率只有三成上下,最高不到四成。

那么

现在自生火铳的效果,远不如鸟铳的效果。

但是自生火铳不需要点火,随时都可以击发,这项优势又太过于让人爱不释手。

“勘探部门在全国勘探地理,找到了许多的优质矿区,唯独在燧石矿一项上,没有发现好的矿产地区。”

“不可以提炼吗?”军工联合办的工作人员问道。

技术人员摇了摇头。

对面说的是外行话了。

“能不能找到替代物?”

“在大量收集的炼丹术中,有发现一种容易燃烧的东西,我们正在摸索和研究,但是非常的难得,恐怕就算有所新发现,短时间内也很难运用起来。”

技术人员委婉的说道。

其实就是红磷。

红磷可以通过矿石得到。

红磷矿主要在瑞典最先大量运用,而中国的磷矿主要集中在云贵川地区,所以中国发现和红磷矿的使用比较晚,已经是近现代了。

“我们如此大的大明,难道就没有一处有优质的燧石吗。”军工联合办的工作人员气愤的说道。

技术人员已经从技术上否定了,短期内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么当下找到优质的燧石矿源,就是必须的路径了。

“大明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或者别的地区有,但无论怎么样,都需要勘探部的同事发现,只有发现后,哪怕是在别的地区,我们都能拿去抢,所以。”技术人员耸耸肩,“目前只能指望探查部。”

“什么叫去抢,我们大明从来不抢别人的东西,只会与别人进行贸易。”

军工联合办的工作人员,政治觉悟比较高,懂得说话的艺术,点了点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无所谓。

在技术人员不抱希望的时候,结果湖广行省传来了大好的消息。

勘探部的工作人员,在湖广南部发现了一座优质的燧石矿区,那里的燧石品质非常的优良。

收到这个好消息,军工联合办的管事当即出发去了湖广南部。

“是小王爷指点的。”

“小王爷说既然北方和中原找不到,就大力去南方寻找,提议先从湖广行省开始,没想到竟然在湖广行省发现了。”

勘探部的工作人员竟然翻山越岭。

他们会有军士陪同。

“小王爷有天命在身啊,所以什么事情都能事半功倍。”军工联合办的管事啧啧称奇。

找到优质燧石矿的事情,被下面的人传得神乎其微。

各种关于小王爷天命加身的言论,被北平的百姓们深以为然,都认为理当如此。

朱高炽听闻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狗屁的天命加身,不过是后世的成果而已,他正好知道湖南有优质的燧石。

这种东西吧,有时候真是运气。

倭人在东三省挖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石油,结果新中国找到了。

大庆油田于一九五九年发现,一九六九年开发建设。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仅用三年多时间,生产原油近一千二百万吨,实现五千万吨以上连续二十七年高产稳产,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布局,甩掉了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

就说倭人气不气吧。

在卢沟桥事变前,也就是一九三七年,倭国从美国进口了五百五十万吨的石油。

二战后期,在英美的禁运下,倭国靠着国内储备的大几百万吨的石油,节省再节省应付了两年多的消耗。

军商联合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