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孙儿拜见皇爷爷(1 / 3)

朱高炽没有想到朱元璋会这么快刀暂乱麻。

朱允炆被送去广州番禺的速度,比他进入应天府的行程要快。自己还在保持每日三十里的行军时,事情就尘埃落定了。

这下子。

别说陈亨这样的人,就连金忠,姚广孝都在催促朱高炽,让他不要在路上逗留了。

“急什么。”

朱高炽摇了摇头。

如今才刚进入三月,离六月份还有三个月。

现在就等着朱棣被封为太子了。

他这两年的所作为所,早就把朱元璋得罪了个遍,朱元璋也从来没怪罪过自己。

无论是真心实意,还是算计也好。

反正他不急。

应天府的确和北平不一样。

山清水秀。

人口也多,到处都是人。

从徐州开始,朱高炽带来的万余大军,一路护送下,各地的官府都不敢怠慢。

粮食补给由地方供应,朱高炽则接见一批又一批的官员。

这可不是小事情。

接见的官员越多,众人巴结上了小王爷,那么朱高炽的威望就越高,会有更多的官员支持自己。

如此机会朱高炽可不会错过。

一直到朱棣来信。

等到了朱棣的书信,朱高炽才没有再耽误。

其余人朱高炽不信。

唯独朱棣。

朱棣可从来没有催过自己。

这是两父子多年来达成的默契,既然朱棣都开始催自己了,那说明京城的确没了问题。

“你去一趟山东。”

朱高炽仍然安排到。

“告诉我的二弟,任谁给他的书信和公文,他都不要离开山东,除非我的亲笔信,否则他必须牢牢控制山东。”

“还有在山东的军队,同样不能调走,只有我和父王的手令才行。”

从山东随朱高炽南下的葛诚,正准备一起进入京城,却又被朱高炽赶回了山东。

葛诚实在是佩服。

小王爷谨慎的性子,遍观史书都是数一数二的。

葛诚无奈,只能领着朱高炽的命令返回了山东,本打算衣锦还乡的盼望也落空了。

跟着小王爷进京,和日后自己单独进京,动静可是两回事。

安排好了后手,朱高炽这才加快了行军速度。

终于。

在京城外的二十里,朝廷的人来迎接。

到了这一步,朱高炽要和自己带来的军队分开了,总不能带着军队进皇城吧。

接下来看天命。

朱高炽叹了口气,鼓足了勇气进京。

……

皇城的繁华不输于北平。

而京城的人口不是北平可以比的。

宽广的直道,各色的建筑,别具一格的中式建筑风味,看不到工字服,新式大衣,新工装等等款式的衣服。

也看不到高楼大厦。

城市里没有铁轨和公车系统,能看到不少的轿子,骑驴骡的人更多,人挤人到处是人头。

大汉将军高大威武。

朱高炽乘坐的轿子,从厢窗打量京城的景致。

“比起北平,这里的人口虽然多,但是缺少了一丝的效率。”朱高炽暗想。

工人的假期虽然不少,但也比较宝贵。

人们在街道上行走的速度要快。

“来了,是燕世子。”

酒楼。

一群人围着栏杆处,眺望直道上的队伍,人们穿着长衫,读书人的打扮。

“啧啧。”

“自古未有之事啊。”

一名长者感慨道。

“燕世子当众说他自己是打下的天下,以后岂不是马上皇帝。”

“真是一出闹剧,滑天下之大稽。”

许多人知道燕世子今日入京,都赶来看看这位搅动大明的风云人物。

“也就是圣人爱子心切,而燕王也是气运加身。”有人笑道。

圣人的几个长子都死了。

这不是朱棣的运气是什么。

此时。

迎面来了一群太监,和队伍的官员寒暄了一番,拜见了朱高炽,加入了队伍之中。

百姓们当做稀罕的事情纷纷看个新奇。

而官员们面色复杂。

储君说换就换,其中原本和储君交织好了关系的人,心情忍不住的烦闷。

也有部分人期盼着。

能与新的储君攀附上关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储君也是如此,换了新的储君,同样是朝堂势力的洗牌,谁都想要占据更好位置。

御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