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大明不允许(1 / 3)

“嘚嘚嘚。”

荒野里,突然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出现了几名孩子,他们正追着一只鹿。

其中一名少年稳稳的坐在马背上。

他并没有拉动缰绳,而是双手举枪瞄准,拉弓需要力气,会破坏平衡,而开枪不需要,所以少年保持着平稳。

“呯。”

枪声响起,那只鹿中了铅弹。

滚烫的铅弹射入鹿的身体,炸开后的碎片在鹿的肉血里翻滚,剧烈的疼痛让鹿凭空跃起,在原地使命的乱动。

孩子们高兴的围上去,用绳索套住了鹿,再也跑不了。

这些最大才十三四岁,最小的才八九岁的孩子们,带着他们的猎物回去自己的片区。

“你换匹马不行吗。”

大片井制度的威力,慢慢的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当做仓库的棚子里,还有好几样的农机和各色的农具。

妇人见到吃饭的家人里少了老大,问清楚之后,担忧的说道,其实是不希望儿子去当兵。

奴儿干都司还未归入辽东都司,历史上随着奴儿干各部族的归顺,奴儿干都司没有了存在的必要,直接由辽东都司一体管理,因为本来就是辽东都司供应。

辽东总人口,不包括阉工,从最开始移来的二三十万军户,到四十万,乃至今年的百万。

倭国不会统一。

已经兴起八年的人口贸易,为辽东带来了至少十余万妇孺,诞下了高达四十余万的新生儿。

老汉不耐烦的说道,那枣红马的毛发都还没有干透呢。

但是有意愿移民奴儿干的人口还不多,辽东都才百万人口,不过只要把铁道修建好了就没有问题。

家家户户的牲畜多了起来,一户军户家中有两三匹马并不是稀罕的事情。

奴儿干都司修建铁道是非常困难的。

不到一代人田亩就变少,乃至不够用。

想要当兵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早就听闻过上朝的强大,如今眼见为实,再也没有了侥幸。

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来了,带来了军户们关注的情报。

从片井长家中离开,军户们各自返回自己的家中。

修建铁道的难度,还能有修建长城难么,长城可是修建在险山山脉之中。

百万人口中。

几年的时光下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军报上说。

看起来无人烟的地方,其实都是有主的。

僧多粥少。

这是环境决定的。

他是十八商行的人,跟倭国没有什么关系,领取了大明的兵牌,归金州海军指挥。

男的当做阉工,女的为他们生儿育女。

片井以八户为片,加上自然环境下,野兽的增多,军户们不但没有失去组织,反而更加的团结起来。

老汉远处看见了,为大儿子的喜好感到好笑,但也没有说什么,两名幺儿跟在他们大哥屁股后面,还有两个闺女。

“有部落说我们只不过靠着武器厉害,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就算用冷兵器,咱们如今的明军也无人能敌。”

让人敢怒不敢言。

“招兵啦?”

军户们抱怨了起来。

他们军户经常在一起读军报,已经成为了习惯,为他们的生活点缀了光彩,更像是娱乐方式。

……

老大狼吞虎咽,一边吃一边点头。

当兵的待遇和地位,那是

根据新的计划,大员开发工程即将启动,对于阉工的数量不但不会消减,反而会直线上升。

从内地移民了二十万以上的人口,其中男性占绝大多数,然后才是高丽贸易集团带来的大量年轻妇女。

“我们这能有一千个名额,还是郭公的情面呢,否则能有三五百已经顶天了。”

倭国的使者偷偷看了眼平田增宗。

辽东的军户们,能知道数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

“你别吃饭了,先去卫司衙门报名。”

最重要的是,使用的是阉工,那还有什么可考虑的。

老汉相信军报上说的。

从海城经过的铁道,一直延伸去三万卫,大量的阉工为铁道的修建付出了力量。

随着铁道的通车,交流的便利性,以及报纸的作用,大江南北的信息有了更有效的互通。

倭国来的使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船,早已震惊的合不拢嘴。

在大片井制度下,人们需要更加的抱团,无论对干活还是生活,都有极大的帮助。

妇人烧火做饭,孩子们也都散了回家。

辽东的人口增长很快,移民的人口很多。

金州。

北方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