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最伟大的内核(1 / 3)

京城。

紫荆城的奉天殿外,右边是春和宫,本来是太子的寝宫,如今安排给了朱高炽,改为皇太孙的寝宫。

春和宫的南门,就是文华殿的区域,让朱高炽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公司和家挨在一起,后世许多打工人梦寐以求的希望。

郭彩莲又怀孕了。

朱高炽早起,与郭彩莲一起用早膳。

因为朱元璋的规章制度,皇宫的伙食节俭,加上朱高炽也不是喜欢奢靡的人。

于是小两口围着小餐桌,桌子上有稀粥,蛋汤,豆腐脑,豆汁,酱菜,馒头。

一岁半的小儿子,已经开始吃辅食。

“教材可谓是两年一换啊。”

“新式学校与府学并无多大区别,只是更加的标准化。”

这就是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

最后勉力拿了出来,没想到老丈人一家还了十万回来。

落后不可怕,落后就奋进发展与追赶。

老丈人一家勤快,从鳝鱼到龙虾,从母鸡到鸡蛋,每年都能吃到吃不下。

礼部尚书吕震顺势翻开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正好翻到了三角形的一页。

解缙了解了新版的教材,对于新式学校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才返回文华殿。

她倒是没有怀疑。

朱高炽忍不住笑了,这才是初为人母,又紧张又期盼的心情,倒是也能理解。

但落后不能自卑。

大明之大,需要有内阁。

自从北平新式学校兴起后,对教材的重视就没有放松过,都换了好几版。

上辈子自己孩子的名也不是他取的,是老丈人取的。

郭彩莲看孩子吃饱了,小脸忧虑道:“朱瞻基还有几个月就是两岁了,可不可以读书?”

“在黑暗年代,南北分裂,后来南宋消亡,先民朱世杰游历南方,与南方的学问家探讨学问,留下了诸多宝贵知识,其中不光有三角形之说,更有优化后的日用算法口诀。”

所以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华人就能成为当地的富户。

新式学校有各种活动,安排学生们出游,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

出门交友也是重要的环节,更有读书万卷不如行千里路,古代教育就鼓励读书人多出门,从社会中成长,而不是死读书。

府学和县学也要学数学。

内阁需要协助皇太孙。

西方在十七世纪才出现。

从学校的建成,到每一次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向礼部的官员们说的清清楚楚。

“最开始的学校是四年制。”

古代生产力低下,府学承担不起,到了后世生产力提高,学校承担得起。

新君新臣,大家都不要讲资历。

郭彩莲就是问问。

同样。

“今日我就不去问安母妃了,你带着瞻儿一起去。”朱高炽交代道。

与西方生命由神赐予,与印度生命轮回的思想截然不同的伟大文明。

比起朱允炆,朱高炽能自信的说自己超过朱允炆十倍。

从北平来的人感叹道。

“分数是先民春秋时期诞生的,有文字记载,如《左传》规定了诸侯的都城大小:最大不可超过周文王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可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可超过九分之一。”

一套完整的传承。

朱棣毕竟被朱元璋培养了两年,不像朱高炽。

代代接力,传薪精神。

解缙也在翻看课本。

张辅笑道:“我大明推广工业化以来,规模化成为了行业准则,而规模化又让各行各业大踏步发展,学校的教材自然也需要不断更新。”

公公要求的内阁,皇爷爷没有同意,夫君要求建立内阁,皇爷爷就同意了。

例如三年级开始的分数初步认知。

听到彩礼只要五万,穷小子还是觉得为难,因为家里太穷了,五万都拿不出来。

从春和宫出来,离开春和门,顺着直道往前走,然后往右,不久到了文华殿。

张辅指出了数理课举例道:“小学一年级的理数简单,只需要学习加减,以及图形。”

一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看图书,但每个孩子的天赋是不一样的,自然成长就好,否则是拔苗助长。

朱高炽不以为意。

他又不是老资格。

只是新式学校财大气粗,学生们由学校来安排,而不是传统府学,需要学子们自己承担开销。

朱高炽喝完了豆腐脑。

“有我在,皇爷爷就高兴。”

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注定了这个民族不会甘于落后,因为上一代要为下一代打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