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大明的带路党(1 / 2)

“伟大的皇帝陛下,乘坐火车离开了徐州,抵达了郑州,受到郑州百姓们的热烈欢迎,道路布满了鲜,社会贤达献酒于御驾前。”

“伟大的皇帝陛下,在河南上下的送别下,离开了河南,抵达了西安。”

报纸一路报道。

实际上,朱棣已经抵达了肃州,西域行省的省府。

西域行省原来有不少的土官,这些年被改土归流,碾压的实力前,没有人能反抗,更不提铁道的效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民心早已归附。

五十万军民的调动,比整个亦力把里的人口都要多,更不提东察合台都司。

加上当地的驻军,规模可谓是空前。

趁着这个时机,官员们加强了在亦力把里行省的改土归流,早在朱棣未出发前,已经开始了实施。

安定卫的哈孩虎都鲁,被鬼力赤汗打败了,势力大损,早就不复从前,几年以前,就已经被明军控制了上下,所以并没有反抗,本人乖乖的去了京城。

安克帖木儿被毒杀,其侄脱脱逃入大明寻求保护。

明军收复了哈密,直接施行三司制度,其侄也无话可说,手里没有人,也去了京城当上朝官,然后是亦力把里,黑的儿火者被鬼力赤汗打败,逃去了帖木儿汗国。

他手下的势力,有的被鬼力赤汗清除,有的归顺了鬼力赤汗。

明军打败了鬼力赤汗,又清除了一波,当地的势力损失殆尽,给了大明改土归流的土壤,而且当地本身也没有了多少百姓。

鬼力赤汗是游牧部落,本身物资不丰富,入侵了当地,自然会大兴劫掠,死去了大量的人口。

明军打败了鬼力赤汗,让当地百姓免受侵扰,自然也遭到当地百姓的支持。

为大明在当地的治理提供了根基。

“此次调动五十万军民,除了打败帖木儿,还会尽力当他们留在当地,补充当地的人口,如何把他们留下了,就是你们官员的本事。”

朱棣严肃的说道。

五十万青壮,加上身后的家庭,也就是几百万的人口。

光靠大片井制度,诱惑不太够,需要更好的条件,所谓的人才抢夺计划,提前出现了,各地官府都对这批人口望眼欲穿。

人口的到来,不但代表了地方的稳定,也会刺激地方的经济,补充缺少的人力。

原江西布政司左参政单铉,现亦力把里行省布政使,自信的说道:“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做好万全的准备,让每个人都愿意留下。”

“如此甚好。”

朱棣点点头。

想要人留下,除了给利益还能有什么。

给地。

给钱。

给待遇。

“塞南行省经过多年的治理,非常的稳定,加上瓦剌部的臣服,你们各地不再受边患的骚扰,全力以赴的生产,虽然不要求达到内地的程度,可也必须超过周边,才能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皇上圣明。”

官员们纷纷说道。

朱棣一路西行,从西域行省到亦力把里行省,知道两地最缺少的是人,而不是其他的,几百万人口,不但加强了当地,也能为东察合台都司带去生机。

所以朱棣的行动很缓慢。

不过军队却不慢。

各总兵各将已经出发去往东察合台都司,民夫们也运送大批的物资。

洪武三十六年七月。

朱棣抵达了东察合台都司。

刚刚抵达东察合台都司,就收到了好消息。

当年逃入东察合台汗国的黑的儿火者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沙迷查干王子,生活在撒马尔罕一带,得知大明的动静后,返回了东察合台都司,投靠了大明。

“的确是好消息。”

朱棣立刻召见了沙迷查干。

这位王子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潇洒,满身的风尘仆仆,身上的衣裳也是破旧,可见这些年过得并不如意,见到了皇帝陛下,非常的恭敬。

他可是去过北平的。

北平的繁华,让他一直无法忘记。

那样的地方才叫做生活,而不是整日与风沙作伴,现在的沙迷查干王子别无所求,只求立下功劳,获得赏赐,生活在北平。

“黑的儿火者是我大明所封之王,如今客死他乡,令人惋惜。”

朱棣安慰道。

“皇上还能记得臣的父王,臣感动涕零。”

沙迷查干的乖顺,令朱棣很满意。

“帖木儿为了西征,带走了绝大部分的军队,他的都城兵力不多,正是我们大明的好机会,可以轻易的拿下此城。”

“还有本雅失里在塔什干那里,他的部落这些年休养生息,是一股不弱的势力,臣可以联络他返归大明。”

沙迷查干不但打来了帖木儿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