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流放的地方(1 / 3)

学者需要读书的天赋,做生意需要聪慧的头脑,且主动性强的行动力等等,工厂大量的招聘工人,小农户开始破产。

想要改变自身的阶级,对于普通人而言,二十年如一日的提升军户的社会地位,从民户改为军户已经是普通人最容易的道路。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由军民联合部,工民联合部等多部门合作,地方上卫所和官府的支持,每年长期的按计划民转军。

陕西庆阳府安边所。

卫司衙门。

如常的一天。

衙门口的告示处,张贴的旧公文上,写着警告书。

各家各户养羊数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量,没有获得允许的百姓,不允许养超过十头以上的羊等等。

作为中原文明的源头之一。

陕西原本是肥沃的。

就如后世京城的沙尘暴不一定来自本地一样的道理。

自从唐朝衰败,西域失控,加上当时的地球气温上升,当地人口激增,导致过度放牧,让草原和绿洲被破坏,使得土地逐渐失去了生机,一直向内延伸。

乃至元朝建立,毁田亩改牧场的国策,促进了这个衰败的过程。

生态的破坏很容易。

可是恢复就很难了,哪怕以后世的科技条件都不容易。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也是重要的原因。

恢复水利灌溉,兴建沟渠蓄水的多年来,陕西还在控制养殖数量,大片井制度在陕西施行的最严格,比北平都要严格。

与北平不同的是,陕西甚至会分给军户每户一百五十亩的土地。

但是呢。

又规定每户军户不得养殖更多的羊。

根据朝廷的规划,陕西并不会大力发展畜牧业,荒地控制住,把平原绿地改成田亩种种措施,就算是这样,靠着人均资源的优势,陕西的百姓们,总体上的经济提升了。

陕西很大。

有山有盐地有洼地等,所以贫民很多。

一名司务在茶房看了今日的报纸,与同僚们说笑一番,去食堂用过早饭,随后惬意的回到自己的公房里,公房的布置很简单。

受时代和舆论的影响。

大明的衙门并不辉煌,没有人愿意提出改变衙门。

不光讨不到好,还容易坏了自己的名声。

所以陕西与别的行省一样,最好的建筑是府学和州学,办学校是人人都会竖大拇指,官员们最容易到手的政绩,也容易获得通过。

公房的案台上,堆积了不少的公文。

司务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太阳已经升到半空,司务才拿起公文。

此时。

两名飞鱼服和两名黑色长衫的公差进入了卫司衙门。

卫司的指挥使沉着脸。

看来他已经收到了通知,其余的官吏们不再说话,内心猜测是谁?

很快。

几人闯入了司务的公房,不给他多余的时间,控制住他后,开始搜检他的公房,任何公文都没有放过,还有一路直奔他的家中。

最后在他的二弟家院内的槐树下,挖出了一个木箱子,里面装了数万元的粮票,惊呆了陕西的官场。

不是因为数万元的赃款,而是一名小小的卫所司务,凭什么贪到了数万元的粮票?如此捞钱的本事,让人自叹不如。

北平行省地区,几千户的军户子弟分家后,向他们当地的卫所报道,卫所把名单上交给卫司衙门,卫司衙门上交给都司,都司衙门送去给五军都督府。

这类子弟是核心的一批。

原广东都指挥使司佥事乔成,现军民联合部的提举,与内阁的解缙,商议今年的移民工程。

前些年解缙负责全国清丈田亩,获得了成功,回到了朝廷。

“用好这批核心的子弟,是当务之急。”

解缙严肃的说道。

民户转成了军户,但也只是户籍上的转变,相比于原来的军户们,新军户们并不懂兵戈,在军事组织的素质上有不小的差距。

不说这些年来军户的变化,哪怕是太祖皇帝时期,军户们也要定期参加训练,各地的训练程度虽有不同,有的地方严格,有的地方散漫,可到底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无论是撒马尔罕地区还是南洋地区,虽然移民们会被安顿在核心区域,危险并不大,可到底不如内地的环境,那么这些老军户子弟的带领下,新的居民点会具备更高的军事能力。

乔成点了点头,笑道:“阁老请放心,军民联合部负责移民事务多年,并不会出差错的。”

“那就好,不出问题则好,出了问题,就算我为你说话,也难以向太子殿下交差。”解缙敲打道。

轰轰烈烈的内部监督运动,不少的部门受到影响。

解缙刚回到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