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孩童与贵妇(1 / 4)

商人们开办了一家老祖宗展览馆。

百姓们很好奇。

老祖宗展览馆,这是个啥意思呢,开业的当天,舞狮子的精采表演,吸引了更多的老百姓们,人们纷纷掏钱进入展览馆,去里面看个究竟。

“夫诉为千秋燧长往遗衣用。”

玻璃罩内的竹简里,依稀可以看到此类的话,旁边的国子监生主动解释道:“有名妇人来到出关的关隘说,我的丈夫诉是千秋燧长,请让我去为丈夫送冬衣。”

“汉代甘肃出土的汉代女子出关申请,要为守关的丈夫送冬衣,读之令人动容。”

国子监的学生满脸的羡慕,“秦有孟姜女哭长城,汉有女子不远万里,不顾危险出关为夫君送冬衣,可见自古以来,唯情长久。”

人们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笑容。

“历史不是时间,而是无数个人和事。”有穿着长衫的人说道。

展馆里有很多的柜子,每个柜子上展览不同的物品,有陶器,有铁器,有书信,种种皆是古代之物品。

“前天收拾老房子,发现一个旧犁头,我准备丢了,在犁头内侧上,发现了我父亲刻的一行字,他说‘修一修,还能用,不要丢。’。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仿佛我父亲又和我说话了。”穿着工字装的中年妇女擦着眼泪。

这里的人们感叹和缅怀的时候,别处发出了笑声。

原来有个奇怪模样的陶器模型,人脸挤成了一团,非常的搞笑,让参观的人忍不住发出笑声。

还有两个小陶人,捧着脸亲嘴。

铜器钺头上,不知道是哪位古人,在上面刻出了笑脸,更好笑的是还专门刻了几个大门牙,逗得参观者们乐的合不拢嘴。

陶盆上,掏了一双笑眼和小嘴,仿佛是个人脸的样子。

铜人瑟瑟发抖的把手塞在裤裆里取暖。

古代士兵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

“老祖宗们太搞笑了吧。”

“我仿佛看到老祖宗在说,‘尔等后生,不会以为只有你们会搞笑吧’,哈哈哈。”

“这个有点像尿急找不到厕所。”有人指着那瑟瑟发抖把双手捂在裤裆处的铜人大笑道。

老祖宗展览馆并不是固定的。

商人租了临时的大厅,见京城的生意不错,一直办了半年,等参观的人少了,然后才收拾好东西,去下一处找地方去展览。

京城的生活越来越多元化。

市井里流行起点茶。

和奶茶一样的玩意,有添加水果的,也有添加白的等等,虽然是汉唐就有了的茶式,却是宋朝普及流行起来的,不过自从宋亡以后,点茶就消失了,只记载在文字中。

历史上明朝的社会繁荣没有达到宋朝的高度,所以明朝并没有点茶。

“宋人得多闲啊。”

点茶可费功夫了,因此京城的人们感叹道。

他们一边喝着精美的点茶,一边评价着古人。

服装上。

因为妇人们手头上宽裕,爱美是天性,商家们制作出了皮制的高跟鞋。

西方因为街道泥巴和屎尿多,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请人制做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子,很快受到贵族们的欢迎,十六世纪带动起来的潮流。

东方不同,东方高跟鞋是女性爱美的产物。

最早周朝就有了,唐宋诗词有不少的记载,但历史上明朝的皮质高跟鞋,与后世的高跟鞋款式上已经类似,如今永乐朝提前兴起。

大剧院,蹴鞠场,竹球场,歌舞院,戏剧院,庙会集市上的杂技,杂艺演出。

舞龙的。

舞狮的。

社火演出。

京城老城区和新城区,上百万人口,与传统的社会模式不同,勋贵阶级的权力被压缩,随着奴隶制度的口子被彻底堵死,各家虽然开始使用倭国、高丽、南洋女佣,但依附权贵家族的人口大大降低。

犹如一座高消费的城池,催动了无数的新需求。

往各家送煤的煤夫赶着驴车,保障京城百万人口生活做饭,解决了燃料的问题。

煤矿取代木材的意义。

如果后世的燃料重回木材,将会带来巨大的灾害,人口短期内急速的减少,工业大规模的倒退等等,同样的道理,大明对煤矿的需求,已经到了离不开的地步。

煤炭时代。

社会报的头版头条上,四个大字,并没有让百姓们醒悟,他们已经迈入了新时代。

高丽总督姜宾知。

从高丽调研回来后,组织了一场高规格的会议,出席的组织有粮票发行银行,能源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业促进银行,交通建设银行,铁道工程部,金州船厂大掌柜,技术报管事

民间不光是高丽的商行,还有国内的商行,连合记的大东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