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小生活大时代(1 / 4)

“咱们的士兵,一个可以打十个。”

把总在营房的玻璃窗户后,看着全营的士兵们,向身旁的佥事骄傲的说道,佥事从大营到各小营传达军令,听到把总的话,并没有觉得不对。

大明战无不胜,已经深入人心。

两伍一什,三什一队,三队一哨,三哨一小营,两小营一大营,三大营一总营,加上其余作战队伍,一总营的规模在三千人上下。

因为高丽的战事威胁降低,为了更好的维持治安,以小营为单位,以高丽三军为辅助,除了控制高丽各个战略要地,也在主要的城池安排了守兵。

黄海道海州。

自从原高丽怀安公,

海州是高丽北部地区最大的贸易海口城市,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非常的重要,因为高丽总督的要求下,再次专门设了两小营大明军队,还有三千高丽北军,合计四千余人。

港口以北二十里,是大明的一处营区,营区外,正在修建铁道。

清晨。

阳光透过薄薄的雾气,照亮了军营。

士兵们早早地起床,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他们穿着统一的军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们,脸上洋溢着热烈的信念。

在操场上,他们排成整齐的队伍,进行着各种训练,如跑步、俯卧撑、举重等,他们的动作有力而准确,展现出了这个时代下高超的军事素质。

明军的每日操练并不会很严格,三日一严操,五日一大操,平日则小操。

马定国与同袍们围在一起,有个来自北平军户的军人,正在吹奏着笛子,此时,有名哨官走了过来,说道:“马定国,你家人寄来了书信。”

还没有等哨官说完,马定国已经激动的爬起来,向哨官行了个军礼,等哨官刚刚颔首示意,马定国就一溜烟的跑了。

军营的书吏房,已经挤满了士兵,寻找自己的家书,马定国加入了他们,没有一会儿,马定国双手捧着家里送来的家书回去自己的宿舍。

“老二,你又有个小侄子了,你三弟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咱们老马家又添丁了。”

“伱大哥拍板做主,去银行贷了款,准备在老家修三栋房子,你大哥一栋,你一栋,老三一栋,你寄回家里的钱,用来修建你的房子。”

“你大哥为你相了媳妇,是隔壁村老刘家的幺女子,你小时候应该见过,等你放假回家就为你成亲。”

“你大哥说他老了,等跟你置办好了房子,帮你娶上了媳妇,他就帮不动了,以后就要靠你自己啦,你大哥也难,他家的小子们都成了亲,又有了孩子,你大哥帮扶了这家,又帮扶那家,越发的苍老,像个老头。”

“前几日,你大姐被她男人打了,你大哥带着家里人去骂了她男人一通,她家的公婆还是明事理的,说了许多的好话。”

“其实你大哥不该动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大姐还要在人家屋檐下过日子,何苦来哉,只是谁也劝不动你大哥。”

马定国眼睛通红。

大哥比他大十好几岁,头上还有两个大哥,不过早年夭折了,后来四川大改革,军户获得了朝廷扶持,日子越发的好过,家里的粮食多了。

所以有了自己和三弟,长兄如父,这些年来,父亲早已下不了地,都是大哥为他们几个弟弟操持。

马定国从来没有觉得家里在占自己的便宜,半丝这样的念头都没有。每个月高达两元五角的军饷,多数被他寄回了家里,交给了大兄。

马定国想家了。

从四川到山东当兵,又从山东调派到高丽,从十八岁到二十二岁,马定国离开家乡已经四年。

五年的兵制,只有少部分人会选择退役,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十年,甚至二十年,只有扶不上墙的烂人,才会被军营清退。

一个月六天假,年假二十天。

马定国在军帐积攒了四十天的假期,于是向文书房递交了休假申请,没多久,上面的将领批复了同意。

马定国请了同袍们喝了一顿酒,

高丽不能向大明收税。

港口由市舶司衙门,海税课司衙门管理,归属于山东布政司。

港口的通关处,丁差们严格检查人们的随身物品。

排的队伍延伸了很长很长,丁差们检查的非常慢,排在后面的马定国有些看不懂。

从早上到中午,队伍才检查了一半。

时不时还有人带着来插队的。

“要票不?”

马定国身边来了个陌生人,大声的问道,没有半丝隐藏的意味,得意的的说道:“只要一角钱可以买到新票,能免检登船,船只可要马上出发了。”

马定国目瞪口呆。

如果在三年前,马定国会看到更加夸张的事情,这还是协守兵团已经解散的情况下。

一封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