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科学的大门打开了(1 / 3)

京城国子监。

自从董德章升任祭酒以来,尊重学者,大肆招揽名人,连马蓬瀛女士也从北平国子监挖了回来。马蓬瀛夫人与家人返回了京城居住,并且在京城国子监授与博士。

博士主要是研究自己的学问,教课为辅,教谕才是主要负责授课的,两者分工不同。

天文学的大家,马蓬瀛夫人的名声自然名声远扬,拜在她门下的弟子并不少,除了一部分离开了国子监外,多数跟随马蓬瀛夫人继续做研究。

国子监地位高,俸禄也高,很少人舍得离开,除非有更好的去处。

天文台上的天文望远镜,马蓬瀛夫人的弟子戴国伟,追踪天文已经好几年,并且因为其恩师的名头,得到了不少的资助,不光去过西部七省,也去过渤尼都司,还去过奴儿干极北之地。

赤道的发现,已经重新定量各地经纬是北平国子监的成就,京城国子监自然不甘落后。

技术报,技术司以及科学大会等密集的交流方式,综合别人的研究成果,戴国伟在导师的帮助下,发表了一篇论文。

“余观天象,测日月之行,深悟天地之大道。行星之行,皆有一定之规律,此规律乃天道之秘诀,非人力所能创。余曰开天文三法则。此法则揭示行星绕日之轨迹半径、运转周期与所掠面积与时辰成比例。无论星体大小、远近如何,皆遵循此律。此乃天地之大道,日月之纲纪也。”

“自梳理此法则后,吾窥探天地之奥秘,尽可预知星辰之运行。此乃吾之骄傲,亦应为天下所瞻仰。愿吾同胞皆能领悟此法则之真谛,共赏天地之美。”

新一代的年轻人,没有老一辈的低调,学校宽松的气氛下,新的学者们显得要张扬一些。

戴国伟的论文发布之后,很快引起了轰动。

有不少的学者表示赞叹,认为张三的发现为天文学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认为戴国伟太自大,说话的语气要收敛一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无法反驳戴国伟创造的三大法则,根据他的发明,人们竟然真的可以预测天文轨迹,这项从成果终于越来越被学者们重视起来。

根据三大法则,大量的学者以此为判断,通过天文望远镜很早就能看到月亮上的山脉,甚至能提前判断轨迹,观察到了卫星围绕木星运行的现象。

不光脚下的地球有月亮,那些大的行星也有月亮。

进一步的证明了马蓬瀛夫人的天体学说,而且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转,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主流,甚至有人提出,太阳是否也围着未知的存在运转呢。

整个世界不管是漂浮在宇宙,其实一直在运动。

戴国伟与马蓬瀛师徒关系才是正常的,不过也有另类。

当下大明比较出名的青年学者贺虎,他与自己的导师关系就很复杂,甚至敌对,虽然贺虎常常说自己很尊重自己的导师,是他的引路人,但是他的导师最大的成就被弟子推翻了,无疑让两师徒形同陌路。

观众台下,孤单的贺虎听完戴国伟演讲的三大法则后,不禁陷入了深思。

他有些初步的想法,如果这三大法则现象,可以通过自己提出的引力学理论来解释,那么很多不能解的现象就豁然开朗起来。

想到这里他再也坐不住,演讲结束后

两层的小楼房,贺虎回到家后,与母亲打了一声招呼,然后上去了二楼,关上了书房的大门。

七妹露出无可奈何的眼神。

年轻的时候担忧儿子不成器,没想到调皮捣蛋的儿子突然开窍了,但是呢,一心追求学问的儿子至今没有成家,七妹又担忧了起来。

儿大不由娘,七妹并不是传统的女性,虽然心里有许多的想法,到底没有强迫自己的儿子。

已经离开北平大剧院的七妹,如今跟着儿子居住,照顾儿子的饮食,已经没有别的诉求,只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儿子成家。

贺虎推出一块干净的黑板,思考了一会,在心中构建一个模型,试图将这三大法则联系起来。

经过一番思考和推演,反复的写和涂改,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贺虎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解释。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不仅仅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变慢,还会引起地球内部物质的流动和板块运动的变化。

而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则会导致磁场强度变化,因为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金属元素产生的。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贺虎尝试举出月球、地球和潮汐的运动关系。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导致了地球上水体的潮汐现象,而潮汐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和磁场强度。”

“这是因为潮汐的产生会导致地球内部物质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板块运动的变化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整个系统变得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