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阿曼宣慰司(1 / 3)

朱棣自从大瀛岛回到京城,身子骨大不如前,已经不良于行,朱高炽算了算,如果按照历史上,比照现在的变化,那么永乐二十一年是朱棣死亡的时期,这件事成为了朱高炽的心病。

徐氏死了,朱棣也要去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朱高炽希望朱棣能多活几年,晚年就好好呆在宫里,不要再去外面吃苦。

永乐二十一年顺利度过,结果刚开春没多久,朱棣卧病在床,经过一段时日的治疗,皇宫里已经暗地里开始准备皇帝的身后事。

朱高煦已经就藩大瀛岛地区,三弟本要跟着就藩渤尼都司,但是朱高燧不愿意去海外贫瘠无聊之地,宁愿不要藩地,朱棣大怒,不过朱高炽劝了下来。

朱瞻墉因为战功获封郡王,朱瞻基也被朱棣封为皇太孙,至于老幺朱瞻墡,并没有封为郡王,次子一心在国子监追求学问。

自从平定了大瀛岛,大明的发展仿佛进入了新的阶段。

军队的规模不再扩充,自上而下全力发展经济,随着南洋铁道大通车,还有西部铁道扩建等,人们的生活无形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可思议。”

“这是神的国度。”

一群棕色皮肤的异乡人目瞪口呆的站在交趾的码头,来自阿曼宣慰司的商船,为数不多的抵达了此处,带来了当地的土特产。

他们不光要来进行贸易,还带有苏丹的奏疏。

几位苏丹都获得大明皇帝的册封,亲封为各地的宣慰使,他们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勿鲁谟斯的苏丹们,自己已经是大明帝国的势力。

自从前几年的

一辆铁桶轮子的货车不快不慢的在街道上行驶,发出了不小的声音,巨大的机器,让这些异乡人犹如见到了神明或者魔鬼,脸上再也合不拢嘴,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胆小的人甚至跪拜在了地上,嘴里念念有词。

蒸汽机货车多年来有了许多的突破,可始终有很大的问题无法解决,不过在大明工局的推广下,终于在交趾也有了此物。

一名交趾司机用杠杆驾驶着蒸汽机货车,车箱与司机室一体,后半段装了满满的一车煤矿,运输到港口。

港口有专门运货的铁道,四通八达,不过有时候会出现些特殊的情况,需要人力来解决。

港口的煤炭是轮船补给的重要物质,每个港口都会储备大量的煤炭,光靠煤炭就能让港口挣上一笔不少的钱财,还有其余的补给。

“呜呜呜。”

一艘巨大的轮船抵达了港口。

与自己乘坐的帆船相比,两者的体量犹如大人和婴孩,棕色的异乡人们见到的每个事物都让他们的三观破碎。

港口的船只众多,有各类的作用,这艘刚刚进港的轮船属于港口自己的,专门从绝岛贸易煤矿的,绝岛不光开采煤矿,并修建了洗煤厂等可以贸易成品煤。

绝岛的煤价廉物美,如果炼焦采用绝岛的煤,只质量上的性价比就要多出一倍,再加上价格上的差距,绝岛的产业链形成后,整个大明没有其余地方可以竞争的上,包括山西。

山西原本是大明煤矿储量最高,质量最高,开采最易的地区,可是因为政策的原因,施行保护措施,山西的煤矿业逐年缩小。

但是绝岛的出现,打破了山西的神话。

绝岛的煤储量更高,质量更高,开采更容易,最后就是成本远远低于山西,连山西都如此,更不提其余地区。随着绝岛的开发,钢铁产量也日益增长。

与煤矿一样,绝岛的钢铁等矿业都在创造神话,仿佛只要绝岛的矿产一出,那就是天下最厉害的。

不管是质量最厉害,储量也是最厉害,开采条件容易度还是最厉害等等,综合下来,无论是煤还是铁,绝岛的价格极其的低廉,低廉的令人发指,这是国内煤铁成本做不到的价格。

绝岛的煤铁售价比内地煤铁的成本价还要便宜,特别是山西等地区关停后,整个大明体系的能源供应链都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能源的低廉和丰富供应,为工业化的普及,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满足条件。

这也是大明海域上轮船爆发的主要原因——煤炭的使用成本太低了,原本还算是奢靡的煤矿,如今每艘轮船可以敞开了用。

哪怕是普通的百姓,眼睛都不眨的可以买上几千斤的煤矿,更不提商人们了。

轮船的增加刺激了运输业,运输业的繁荣则促进了生产力,一环接一环,这些道理码头上的棕色异乡人们并不懂,他们只看到了码头上一艘又一艘的巨大轮船。

“咔嚓。”

蒸汽机吊臂把轮船上的巨箱吊下来,铁道上的火车头等装好了巨箱后驶离了码头,还有蒸汽机货车更加的快捷,不需要铁轨可以轻易的送到要去的仓库。

码头上的工作人员们各司其职,一丝不苟的工作。

那些刚下码头的异乡人们被码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