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军(1 / 2)

非洲建国记 诡术木偶 1027 字 4个月前

送走了北部五大区的公务员队伍后,安海镇迎来了水库农场的

这些肥沃的土地在海岛鸟粪的滋养下,小麦亩产量直接飙升20%,达到了惊人的亩产180斤。

再加上高产的土豆、玉米和红薯也是大丰收。

此次的大丰收,极大缓解了安海镇管理层长久以来因粮食短缺造成的焦虑。

一年三季收获,每次都能大丰收的话,也能为安海镇供养更多常驻人口打下了坚实基础。

照此势头,全镇保持四五万人的常住人口,毫无压力。

在安海镇喜获大丰收的同时,英国人威廉.斯菲尔德终于坐不住了,他答应了南华公司的换奴贸易。

石锦堂自然乐意看到这个结果,不过在英国人思考期间,他通过塞西尔.罗德斯又结识了几个长途跑商的英国人和荷兰人。

这些人对于南华公司的“换奴贸易”巨额利润心动不已,最终成交了两位。

如此一来,帮助南华公司运送移民的商人中欧洲人就占了3席,华人李金龙仍是独苗。

石锦堂预期的是华人商贩为主,欧美商贩为辅。

……

为了组建新军以及支援北部五大区建设,石锦堂特地发行了50万镑的十年期债券,年率4.9%。

年利率之所以提高了,是因为伦敦的资本家们集体看衰南华公司的前景。

他们认为西南非洲没有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前景有限。

石锦堂急的差点把钻石矿的事爆出来,最终还是忍住了,即便要爆也得等新军编练好了再说。

经过一番磋商,最终把年率定在了5%之下。

50万镑到账的那天,石锦堂就奔赴开普敦。

弗雷尔总督见到“散财童子”到来,差点把大牙都笑没了。

经过友好协商,双方谈成了2笔交易。

这个价钱可谓是溢价颇多,多出的部分自然归入了弗雷尔总督的口袋。

(清国1880年,用4.4万镑购买了10000支毛瑟1871式及500万发配套子弹。)

目前是草创阶段,石锦堂也没法计较多出的溢价,这次购买的枪支和弹药足够支撑到明年了。

等到明年就好了,他和英国军方的合同就到了执行期。

届时南华公司将免费获得一座大型兵工厂,不但能生产步枪还能生产子弹。

虽然这座兵工厂生产的只是马蒂尼-亨利步枪,但是却可以帮石锦堂培养军工系的产业工人,也为以后自研“新式步枪”打下基础。

另外从弗雷尔总督这里买货优势有二,一是可以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二是质量能够得以保证。

不像清国了大价钱得到的还是残次品,二手货。

至于弗雷尔总督如何向上报折损,那就是他的事了,这些在殖民地当官的英国佬对于捞钱都很在行。

不然

之前的3.2万英亩土地早已经被后来的华人移民耕种完了。

新买的土地石锦堂不打算分租了,要用来做军功勋田。

先遣营

他的民兵队直接打散充当

兵源就来自兰德农场的美国华人移民,以及后续送来的清国移民。

签订合同的美国华人移民成为契约农后,对保卫自己土地的意愿十分强烈。

而且南华公司宣布从军者,可以获得土地租税减免。

这些美国华人移民的从军积极性更加高涨,很快就完成了新军大半编制。

石锦堂又派遣了200名清国男丁,这样先遣

部队装备全部换成了马蒂尼-亨利步枪,并附带了30万发子弹。

石锦堂又从安海镇选派了十多名思想过硬,对于他石总忠诚度高的军训学员去

田亮对此十分拥护,并且主动调整

这些军训学员大多担任了连、排级大副职位。

对于田亮的反馈,石锦堂十分满意。

直接同意了田亮组建骑兵连的申请,毕竟兰德农场靠近布尔人的大本营,购买布尔马方便快捷,组建骑兵营也有利于部队战力的提升。

同时也是为以后的骑兵部队积蓄火种。

先遣

这些举动引起了附近布尔人的关注,路易斯.博塔亲自跑到农场问询。

石锦堂直接告知这是为了防备野兽和祖鲁人的袭击而建造的。

路易斯.博塔自然不信,但是又无法阻拦,只得怅然归去。

先遣

这只队伍的编制定在了800人,属于一个加强营,营长直接由石锦堂暂代。

这支部队的训练大纲全部由石锦堂编纂,再交由安海镇军训部门丰富。

先遣

任何胆敢质疑拖延训练的人不管是谁一律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