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大宋有志青年(2 / 3)

对比济南城三十多万人,加上附近所属各县的人口,这数量其实挺少的。

当然,后来他才知道,这也是整个一月所有要求当兵的人。

因为这会会通河还没开,要到明朝才开通。

王登也差不多,父母都不同意,但他父亲只是个老师,没啥权势,人家锦衣卫直接说不能退,不上也得上。

还有三个是家里让报名的,因为当兵减税,也能保证家族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免征兵役。

当然,现在的大宋当兵还有各种好处,立有军功的,可以用军功为后代换个出身,就算当不了官,弄个吏员也是可以的。

不过今天船里没多少人,只有四十多人,除了一个全身甲具的宋军外,全是一群大宋有志青年。

只有李杓、高达、王登三人坐船出海后,突然往南,航行了十几天,中间还在浙江沿岸停靠过两次,此时他们知道自己被运到海外了。

李杓是天天骂人,但高达和王登反而比较高兴。

海外显然比较安全,不用和蒙鞑打仗。

二月下旬,历经大半个月后,李杓三人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上岸后他们才知道,这里叫大员,是大宋最大的白糖生产基地。

上岸后来接收的军人还没到,三人跟着带队宋军站在岸边等着。

李杓注意到岸边有好多宋军军方战船,更有大量的从没见过的当地番人在帮忙运输物资上船。

现场有一车车的物资从他们眼前经过,不一会,有两个番人在卸货时,扑通,不小心翻倒了一个大箱子。

大箱子落地,滚了几圈,有宋军跑过来用他们听不懂的话嘀里咕咕说了几句,好像在训斥番人。

“燧发枪。”高达激动的指着箱子,箱子外面写着汉字‘06式燧发枪’。

06式燧发枪是元贞四年量产的,到现在还是宋军步营主流装备,受限于产量,还没有全部替代,但赵与芮正逐步淘汰枪盾兵,最多五年,就要全部换装燧发枪。

宋军燧发枪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有备用,所以对产量要求极大。

即一支三千人的部队,如果三千人都用燧发枪,那赵与芮必须给这支部队装备五到六千支燧发枪,随时可以替换。

燧发枪连续开火后降低使用寿命是宋军最大的秘密,蒙军现在都不知道,如果一旦蒙军知道这个秘密,以绝对的兵力,不计死伤的往前进攻,就容易打崩宋军的燧发枪阵。

去年宋军在谦州附近与蒙军的大决战,宋军主力燧发枪阵因为长时期高强度的连续开火,就打废了好多。

大员这边在元贞七年才建好燧发枪生产线,主要是负责汉州,波斯等海外各地的燧发枪供应。

这批燧发枪就是运往汉州和波斯的。

三人一脸羡慕看着一箱箱的燧发枪被运到船上,恨不能每人立刻能分配一支。

边上那宋军看到三人表情,便道:“是不是想立刻分一支?”

恩恩恩,三人同时点头。

宋军大笑:“拿到枪前每个人都这么想,拿到枪后,每个人都不想要,哈哈哈。”

三人一脸疑惑,显然没有听懂。

不过没等他们询问,大员这边接兵的人到了。

一名都头级带着一队人马过来,看到岸边就站了几个人,也是一脸不可思议。

“就——就这——三个?”

带他们过来的宋军笑道:“这三位可都是有志青年,都是主动报名参军,要保卫大宋,效忠陛下-——”说了一堆好话。

都头一脸不以为然,显然觉得人数太少。

不过现在不是征兵季,他也没说什么,加完交结之后,带着三人就回去了。

赵与芮宝庆二年就开始经营大员,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多省的大力支持和整个南宋不停的移民下,大员人口接近九十万,当地也越来越繁华,大员港更是成为南洋来往大宋商船的必经港口。

三人跟在都头后面,只见沿路到处都是商铺,街上来人往,尤如回到临安差不多,心中非常惊奇。

等走出大员港后,前面出现三条路。

一条是通向高洪府高洪府,一条通往白糖厂,还有一条通往当地驻军大营。

都头简单和他们说了下,普通百姓是不能到白糖厂和驻军大营的道路上去的,往前没多久就有关卡岗哨。

都头接着带他们走驻军大营的道,李杓三人奇怪为什么他们没有骑马来,等往前走了一百多步后,前面霍然开朗,出现一大片空地,空地后面就是栅栏和岗哨,还有简易住房,空地上面绑着几十匹战马。

“会骑马吗?”都头问。

三人纷纷点头。

都头比较满意,给他们每人分了匹马,大伙翻身上马,沿着大路往里跑。

李杓一边慢跑一边四下打量,早听说大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