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婆醉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1 / 7)

白话水浒 清风随竹影 6203 字 3个月前

话说宋江在酒楼上与刘唐交谈完毕,将回书交给他后,送刘唐下楼。刘唐随即连夜赶回了梁山泊。单说宋江趁着月色满街,信步走回自己的住处。他一边走,一边心里想:“那晁盖这次却让刘唐白白跑了一趟,幸好没有被公差看见,否则差点儿惹出事情来。”

宋江走了不过二三十步,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他押司。他转过头来一看,原来是做媒的王婆,她带着一个婆子走过来。王婆对宋江说:“你真是有缘啊,做好事的押司来了。”宋江转身问道:“有什么事吗?”

王婆拦住宋江,指着阎婆对他说:“押司你可能不知道,这家人是从东京来的,不是这里的人。他们一家三口,夫主叫阎公,有个女儿叫婆惜。阎公平时喜欢唱歌,所以从小就教女儿婆惜唱各种小曲。婆惜今年刚满十八岁,长得颇为标致。他们一家三口因为来山东投奔一个亲戚没找到,所以流落在这郓城县。但这里的人不喜欢风流宴乐,因此他们生活困难,只能在县后一个僻静的巷子里暂住。不幸的是,昨天阎公因为得了时疫去世了。这阎婆没有钱办理丧事,停尸在家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她央求我来做媒。可是这种时候哪里去找合适的人呢?又没有可以换钱的东西。我正在这里发愁的时候,看到押司你从这里经过,所以我和阎婆就赶过来了。希望押司你能可怜可怜她,帮帮她置办一具棺材吧。”

宋江听了王婆和阎婆的诉说后,说道:“原来是这样。你们两个跟我来,我们去巷口的酒店里借笔砚写张便条,然后去县东的陈三郎家取一具棺材。”接着宋江又问阎婆:“你有没有准备办丧事的钱呢?”阎婆回答道:“实不相瞒,押司,我连棺材都还没有,哪里有钱办理丧事,确实是缺少。”宋江听了后说道:“那我再给你十两银子作为办理丧事的费用吧。”阎婆非常感激地说道:“你真是我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我愿意做驴做马来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宋江忙道:“不要这样说。”随即他从身上取出一锭银子递给阎婆,然后便自行回到了住处。

且说这阎婆拿了宋江写的便条,直接来到县东街的陈三郎家,顺利地取了一具棺材回家为阎公办丧事。办理完丧事后,她还剩下五六两银子。这母女俩便用这些剩下的钱来维持生计。

有一天,阎婆为了感谢宋江的大恩大德前来拜访他,但注意到他的住处并没有女人的身影。于是,她回来后向隔壁的王婆打听道:“宋押司的住处怎么没见有女人呢?他有娘子吗?”王婆回答道:“我只听说宋押司家在宋家村,但从未听说过他有娘子。他在这个县里做押司只是暂时居住。他常常施舍棺材和药物,非常乐于助人。我猜想他可能还没有娘子。”

阎婆听了后说道:“我女儿长得漂亮,又会唱曲儿,很会逗人开心。她小时候在东京时,经常去那些风月场所串门,那些人都非常喜欢她。有好几次,有些有钱有势的人想要收养她,但我都拒绝了。因为我和我丈夫没有人养老,所以不想把她给别人。但没想到现在却让她受了苦。我前几天去感谢宋押司时,注意到他没有娘子,因此我想请你帮我跟宋押司说说,如果他想要娶妻的话,我愿意把婆惜嫁给他。我之前得到你的帮助和宋押司的救济,无以为报,只希望能和他成为亲戚来往。”

王婆听了阎婆的请求后,第二天便去见宋江并详细转述了这件事。宋江起初并不愿意但架不住王婆一直劝说就答应了。于是,他在县西巷内租了一所楼房并置办了家具和生活用品,安排阎婆惜母女俩在那里居住。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阎婆惜就被打扮得珠光宝气、遍体金玉,容貌美丽动人。她就像那风中的海棠花和雪中的玉梅树一样娇艳欲滴;又如同那离开皇宫的金屋美人和下凡的蕊珠仙子一般令人惊艳。

又过了几天,宋江不仅让阎婆惜丰衣足食,连阎婆也得了许多头饰和衣服,生活过得十分富裕。刚开始的时候,宋江每晚都和阎婆惜在一起休息,但渐渐地他来得越来越少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宋江是个豪杰,他更喜欢学习武艺和枪棒,对于女色并不是十分在意。而阎婆惜正值青春妙龄,她并不满足宋江对她的冷淡。

有一天,宋江带了一个叫张文远的后司贴书来阎婆惜家喝酒。张文远是宋江的同事,人称小张三。他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平时喜欢去风月场所游荡,学得一身风流俊俏的本事,还会品竹弹丝等技艺。阎婆惜一见到他就被他的外貌和才艺所吸引对他产生了好感。而张文远也察觉到了阎婆惜的心意,两人开始眉来眼去、暗送秋波。

等宋江起身去洗手间的时候,阎婆惜开始用言语挑逗张文远。常言道:“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张文远也是个好酒色之徒他岂能不知阎婆惜的心意?于是他记在心里等待机会。后来宋江不在的时候张文远便找借口来阎婆惜家里找她。两人一来二去便发生了关系。

自从阎婆惜和张文远搭上关系之后两人打得火热。而张文远又是此道中的高手所以两人的关系越发亲密。正所谓:“一不将二不带。”宋江千不该万不该带张文远来阎婆惜家里喝酒结果让他俩看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