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风云再起2)(1 / 2)

尊者劫 橘留香 1197 字 3个月前

无别法王继续在大雪山上的灵鹫峰说法,这时忽然听得远处有人声喧闹,众比丘循声望去,但见有一个国王打扮的人搀着一名瞎眼的年轻人,身后跟着十余名随从从远处向这边走来,国王模样的人一边走一边大声说道:“我佛慈悲,普度众生,请救救我儿!”

无别法王见此人喊得急切,便暂停讲法,待那人搀眼盲年轻人走到法王面前,国王模样的人对法王恭敬行礼,合掌说道:“愿法王大发慈悲,令我子伽耶罗太子双目复明。"

无别法王其实已经知道来者身世经历,但为了让与会大众知晓缘由,便对国王模样的长者说道:“施主莫急,且将前后因果分由,慢慢道来。”

那人道:“我乃黑姜国国王西多吉,这个眼盲之人是我儿伽耶罗。我儿容貌端庄,生性正直,万事皆胜于人。本王对其宠爱有加。太子为国王前妻所生,如今王后为其继母。继母见王子容姿,心生爱欲,不能自已。此王后名史帝罗。 王后为此烦恼悲叹,难以忍耐,终寻得时机,偷偷至王子住处. 忽然抱住太子。太子本无此意,惊慌而逃。王后忿怨,寻机谓国王 日:‘太子恋慕我,请大王明察严惩。’本王闻听,心想此定为王后 谗言,遂秘密召见太子曰:‘汝若继续呆在宫中,必有祸患,我将一国作为汝之领地。汝至彼处,万事皆据圣旨。且即便圣旨,若上面无我齿印,亦不可听信。’遂将王子送至德尸罗国。 太子在该国生活期间,继母犹甚不安,于是想出一条毒计。本王大量饮酒,趁其醉卧之际,王后秘密窃取齿印。之后,遣使向太子所在德尸罗国下伪圣旨曰:‘速将太子双眼挖掉,将其驱逐出境。’使者来到该国,呈上圣旨。太子读罢,见上面又有父王齿 印,认为是父王旨意无疑。太子虽悲痛欲绝,然父王之命不可违, 即召王侍卫,痛哭着挖掉自己双眼。城内人民见此,无不伤心 痛哭。 其后,太子离开宫殿,中途迷路。只有妻子同行,虽有她引路, 但又不知该去往何处,也没有其他跟随之人。国王对此毫不知情。 其间,太子流离辗转,竟冥冥之中来至父王王宫,立于象屋旁。宫人见一女子领一盲人在此流浪。太子因流浪途中,形容憔悴,宫人 不曾认出,令其宿于象屋。 夜幕降临,王子弹琴。本王于高楼隐约听见琴声,但觉声音与 太子伽耶罗琴声相似,遂遣使探明弹琴者为何人。使者寻至象屋, 见一盲人正弹琴,有一妻子相伴。使者曰:‘弹琴者为何人?’ 盲人答曰:“王之子伽耶罗太子也。我于德尸罗国时,依父王圣旨,被挖双眼,驱逐出境,流离至此。 使者惊慌而返,详细奏闻。本王闻听,肝肠寸断。遂召见盲 人,询问原由。太子一一禀报如上。本王知此事定为继母所为,欲 即刻将王后定罪。然太子极力劝止,不曾惩罚。 本王为此痛哭流泪。“

西多吉王说至此处,与会大众很多人已泣不成声,悲叹不已。

国王接着说:“如今我听闻在这大雪山灵鹫峰之上,有无别法王宣说佛法,普济众生,便慕名而来,愿法王大发慈悲,救治我儿,则此浩荡之恩,虽万死无以回报。愿生生世世为佛前青灯木槌,供养诸佛。“

无别法王听罢,说道:“:“我将要讲说妙法。请国民悉数来听我说法。每人须持一器 将闻法感动所流泪水滴入器皿内。以此众人泪水洗太子双眼, 可复明。”国王遂下旨,召集全国民众。国民无论远近,云集至此。 其时,法王说十二因缘法。集结在此之人闻听,皆觉佛法尊贵,无人不感动落泪。法王将器皿中眼泪置金盘中,发誓道:“我所说法皆为佛教最高教义。若所说教义不实,有谬误之处,则此事不成;若无虚假,愿我用众人泪水洗太子盲眼后,太子双目复明。 发誓完毕,以泪水为太子洗眼,眼珠生出,明亮如初。国王低头礼 拜罗汉,欢喜不已。其后,国王召集大臣、百官,或免官,或免罪,或 流放国外,或索其性命。事后,太子被挖双眼是埋在德尸罗国城外东南一座山的北侧。 王于此处起巍峨佛塔,此塔高十丈有余。其后,国内再有盲人,至此处祈请,即可复明如初。

在大唐都城长安的大明宫宣政殿上,宦官鱼朝恩限蒙姬雪七日之内将其指腹为婚的夫君找到以证实她已许配人家,否则就要封她为昭仪,留在京城,侍奉皇帝。

蒙姬雪已随口说出自己的夫君就是叶尘,但叶尘在昭觉寺一站后下落不明,能否在七日之内找到他,自己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而且就算找到了叶尘,他是自己的姐夫,怎么能让他谎称是自己的夫君?而且她一介女流,怎么好意思开口说出这种话呢?

正当蒙姬雪左右为难,一筹莫展之际,太子李适对蒙姬雪说道:“蒙将军放心,我会派太子府人马和你一起查找,定要找叶将军回来。“

正当蒙姬雪对太子的解围之恩万分感激之际,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不用找了,末将在此。蒙姬雪顿时又惊又喜、又羞又急,恨不得使瞬移术离开此地,但更惊喜叶尘还活着,而且此刻近在眼前,便连忙回眸向身后望去……

但见叶尘轻装素裹,穿着像往日一样的灰衫,身形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