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诗(1 / 2)

“嗯,既然你对对子如此厉害,不知作诗方面如何”?李世民问道。

“应该还可以吧”。莫言有些犹豫的道,他可不会作诗,对对子都是抄的。真让他作诗的话也得抄。不过就是不知道符不符合题目就是了。

“那你给朕写一首吧”。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而长孙皇后听到这话掩嘴轻笑。她是太了解李世民了。而莫言听完这话脑瓜子都大了,嗯就是传说中的头大如斗。他是真没见过描写李世民的诗词,嗯死后的倒是听说话,可这个时候能说吗。

“老李啊,你还要点脸不”。莫言悲愤的问道。

“放肆,你刚刚说什么”。李世民瞬间脸色沉了下来,拍桌子大声厉喝道。

“没有没有,您英武不凡,我这不是不知道怎么描写好了嘛。你等等我先想想”。莫言看到李世民真生气了,立马服软道。

“哼,这还差不多,嗯,给皇后和公主也许也一人写一首”。李世民继续说道。

而李世民为难莫言的样子连长孙皇后都看不下去了,轻声唤道。

“二郎”。

“没事,让这小子慢慢想吧”。李世民压根就是故意为难他的。

“有了,

心大天大地大,

任我金戈铁马。

阅尽千古风流,

独占万世潇洒。

老李可还满意”莫言实在是想不起来有写李世民的诗句了。主要是很多诗词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就选了一首比较简单的。

“哦,还可以,算你过关了,继续给观音婢写一首”。李世民淡淡的道,其实他也不在乎莫言写的好坏,只是想为难一下这小子,要不然这小子太狂了。

听到李世民前面的话莫言脸上一喜,可听到后面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不过形容貌美的诗词要比写李世民的容易多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是春风无限恨,御花园内倚阑干。老李,不知这首可否?婶娘的容貌于德行用任何诗句来形容都稍显不够。所以换个角度来描写婶娘在你心中的地位。我形容的还算贴切吧”。这是李白写杨贵妃的诗,被莫言借用了。

“可,继续给襄城作一首,我和你婶娘就算你过关了。等等,什么婶娘。朕的皇后什么时候成你婶娘了?朕怎么不知道”。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这小子一直称呼婶娘。

“陛下,是妾身让他这么称呼的,不然总是称呼妾身娘娘听着怪别扭的”。长孙皇后说道。

“原来如此,婶娘就婶娘吧,只要观音婢开心就好”。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瞬间就没意见了。

反倒是莫言撇了撇嘴没有说什么。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似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莫言边说边看向襄城公主。反而襄城公主脸色一红非常的害羞。

“到我了到我了,莫言你赶紧给我作一首”。李丽质才十三岁,性格还是比较活泼的,凑热闹本就是小孩子的天性。

“好好,这就作”。莫言对李丽质的态度可比对李世民好多了。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长安路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是晚唐时期杜牧做的,而李丽质正好十三岁,所以用来送李丽质正合适。

“我也要我也要”。这时高阳也上前来凑热闹。

而这一开头就收不住了,几个公主都开始让莫言给他们作诗,莫言也是费劲巴力的东拼西凑也算是过关了。

“好了好了,作诗哪有那么容易,是需要灵感的,你们就别为难莫言了”。等诗都做完了,长孙皇后出来做好人打圆场了。不过莫言也没说什么。毕竟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不一样。

“老李,听婶娘说你最近胃口不好吃不下饭。走和我一起去御膳房,给你做些好吃的”。莫言害怕继续缠着自己作诗,赶忙找个话题把此事错过去。

“哼,君子远庖厨,朕岂能和你去御膳房”。李世民冷哼一声不爽的道。

不爽是有原因滴,这小子给皇后和几个女儿做的诗明显比给他做的要好,所以他吃醋了。

“你去不去,如果不去我可就不给你做了。我做的美食别人可不会”。莫言威胁道。

“我去我去,莫言哥哥给我做好吃的”。李丽质是典型的小吃货,而且刚刚莫言作诗夸她她很高兴,而且小孩子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非常快,这不刚进来时还害羞呐,现在就已经不见外了。

而且李丽质也知道之前父皇和母后想把她许配给表哥长孙冲。虽然没有明说,但也有那意思,而拿长孙冲和莫言一比,那长孙冲啥也不是,让他自己在两人之间选一个的话肯定是选莫言。

而且莫言连他父皇都不怕,这样的人她是第一次见。而且之前还给她送好吃的。

“好好好,做好吃的不给你父皇吃,让他自己吃御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