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升任黜陟使(1 / 2)

陈青兕面对三人的拜礼,眼中先闪过一丝讶然,但很快就缓过神来,上前一一将三人扶起,各自说了几句勉励的话。

三人这才拜别离去。

便在陈青兕目送三人离开,准备回屋的时候,听到有人叫唤自己,回过身子,却是一位举止得体,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不过从他衣着打扮来看,是一位高门大户的管事。

“陈先生,我家郎主请先生后日上巳节,游曲江以诗文会友。”

他说着双手递上了拜帖。

身后的周奎上前接过,递给了陈青兕。

陈青兕随手打开拜帖,顺口问了一句:“你家郎主何人?”

管事昂首带着几分自得的道:“我家郎主乃清河崔氏青州房嫡长崔公,崔信明。”

陈青兕看着手中的拜帖,眉头忍不住一挑,这拜帖写得很有老前辈的态度。

“君文有《师说》,诗有《黄鹤楼》颇有佳名,文采冠江南。在下昨日拜读,甚为欣赏。如此精妙诗文,有余昔日风采。不曾想这江南贫瘠之地,竟能孕育如君这般,与我中原俊杰媲美之士。正逢上巳佳节将至,特邀君一并踏青游玩,吟诗作赋……”

看到这里,陈青兕满心不乐意,他自己真实有几斤几两,心中自知。

可他用的诗文不是韩愈就是李白,再不然也是崔颢、高适这些响当当的大诗人。

什么叫有余昔日风采?甚为欣赏?

韩愈号称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首,便是苏轼、欧阳修对上他也得恭恭敬敬的称呼一声前辈,什么玩意?

谪仙人李白不用说,崔颢、高适在诗坛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崔信明腆着张脸就来碰瓷?

“崔信明?”

他自语的问了一句,望向身旁的周奎道:“你可认识?”

周奎来长安才多久,以他平素来往的圈子,哪里听过崔信明,带着几分憨厚的如实道:“不曾听过。”

陈青兕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道:“我也不曾!”他看了一眼管事道:“回去告诉你家郎主,后日在下另有事情,抽不开身。”

他说着就回屋去了,完全没有理会那个管事。

此时周边跟着张柬之、郭待封、徐彦伯一同而来的人还未走散,纷纷笑出声来。

伱一言,我一语的低声议论。

“崔信明是谁?不曾听过?”

“邀请陈先生居然不亲自登门,以为自己是谁呢?”

……

各种声音传入耳中,管事面红耳赤,羞愧逃离。

陈青兕步行入屋,正好遇上了自己的夫人萧妙宸。

萧妙宸在内屋都听到外边的骚动,出来看看情况,见是今科状元、榜眼、探齐拜先生,心中欢喜,特地留下来道贺。

陈青兕犹自有些不爽,见萧妙宸不免问了一嘴:“夫人可认识清河崔氏的崔信明?”

“听名字有些熟!”萧妙宸略微蹙眉,显得娇俏可人,忽的一笑:“记起来了,听家父说过,此人确实极有才华,文章写的极妙。但为人蹇傲自伐,觉得天下人的文章不外如是,便自己赋诗吟啸。他出身高贵,为世人推崇,亦愈发自负,开始轻侮四海士望,被崔家族老禁足。郎君怎么提起他来了?”

陈青兕将手中拜帖递给她。

萧妙宸见之莞尔一笑,她自是知道自家郎君的脾性,说道:“想不到时隔多年,竟是习性不改,依旧目中无人至此。”

“不管他!”

陈青兕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郎君!”

萧妙宸突然叫了一声。

陈青兕道:“怎么了?”

萧妙宸犹豫片刻,笑道:“没什么,崔信明过于高傲,即便是五姓之中,也不为人所喜。郎君这般轻视他,只怕要被他记恨一辈子。”

陈青兕只是笑了笑,李治态度如此决绝,傻子才跟崔信明一路,压根就不理会什么崔信明,将他无视了。

上巳节这天,新科进士组团狎妓,在曲江池效仿古人,曲水流觞,将进士的格调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毫无疑问,此番科举改革,不论制度还是细节都圆满落下了序幕。

张柬之、郭待封、徐彦伯三人一甲进士及

一甲二甲直接录用,将李治推行科举的决心力度表现无疑。

针对此次科举的成功,李治还下达了全新的命令,科举改为两年一试,对于考生也有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避免考生质量参差不齐,以省试成绩为基准,考生无甲等,不可连续参加科举,得一丙以下者,五年内不许参加科举,两丙以下七年,三丙以下十年。

科举本就是为了吸纳最优秀的人才,堪堪及格,甚至不及格的人,凑这个热闹有啥意思?

随着制度的完善,以及影响力的提升,科举入仕的权重将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