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走私(1 / 2)

程伯献

在国子监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听说参天可汗道。

漠北诸部为了方便向朝廷进贡汇报部落情况,申请修建的道路。

这条道路是横贯漠南,直通漠北的回鹘牙帐,长达千里,与秦直道相连,是一条由草原人自发修建的道路,甚为壮观。

当然他向往的并不是什么参天可汗道,而是大道左右的漠南草原。

身为将门之后,程伯献哪能不向往在漠南草场驰骋的滋味?

就算无缘上战场,能够走一走先辈们的道路也好。

陈青兕一眼就看穿了这家伙的心思,说道:“灵州事了,给你几天时间去玩。”

李治口中的金吾将军就是程伯献的父亲程处弼。

让程处弼安排护卫,即能掩人耳目,护卫的质量也能保证。

就是不知为何,程伯献也混进了护卫之中与之一同北上。

陈青兕这一路本就是虚张声势,有程伯献在,很多事情反而便于行事。

毕竟程伯献的祖父程知节与黄河寿的父亲一并在瓦岗军中效力,有这一段情谊,关键时候可能派得上用场。

因为达成了交易,这一路北上,伏嘉很是热情,说了很多他这些年跑商的经历。

伏嘉走南闯北,年轻的时候吃过不少的苦,但自从在兰州结识了漠北回鹘大商以后,便不再东奔西跑了,专心走洛阳、灵州一线,以贩卖茶叶为主。

这一跑就是二十年,所以对于灵州、漠北的局势有一定的认知了解。

陈青兕并没有过问太多消息,他知道伏嘉这种商人最是精明谨慎,他求得是财,会避开一切风险,即便知道什么情况,他也会守口如瓶,不掺合其中。

从他口中不可能套出任何关于黄河寿、冯阳、徐凯任何不好的话语,追问得过急,反而会让他心生警戒。

陈青兕完全一副放飞自我的样子,货已经卖出,此番远行,就是游山玩水。

伏嘉见状有些不安,如果他手中有多余的钱财,直接将丝绸、瓷器买下,陈青兕的死活,他自不管,但他手中无余钱,得将茶叶换成皮革,再与陈青兕交易。

这便有个过程。

如果陈青兕在此之间出个意外,那损失就大了。

在利益的驱使下,在他们即将进入灵州地界的时候,伏嘉忍不住找上了门。

“陈郎君,还没睡呢!”

陈青兕说道:“路上无聊,在车上躺了会儿,现在半点睡意都没有,索性看会书,打发时间。”

伏嘉叹道:“我观郎君谈吐气质,便知郎君胸藏万卷书。”

陈青兕代入了身份,叹道:“那又如何?读书万卷,也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

在唐朝非但商人不得为官,也不能考科举,再有才略也是无用。

伏嘉也知富而不贵的滋味,感同身受道:“多读一些书,多懂得一些东西,总是好的。某便常吃这方面的亏,很多时候,给人坑骗了都不自知。不过书上的东西也不全对,人心之贪婪劣根,远非笔墨能够书写。”

陈青兕说道:“这便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此老祖宗甚至除了家规,我陈家世代经商,族中子弟想要为家族效力,都需亲自领着商队远行一次,见见世面。”

“令祖好见识!”伏嘉连连称赞,见话题无意偏离,心中反而大安,就陈青兕这样的贵公子,出来受一次苦也就够了,哪可能多来几次?

伏嘉还是犹豫了会儿,然后漫不经心的道:“明日即到灵州地界,到了回乐县,郎君当如何?”

陈青兕道:“原定计划是拜访当地大商,咨询是否有互惠意象。现在有了伏东家,便可抽的空闲,四处游玩,见一见黄河上游奔腾之景,欣赏一下塞外江南的秀色,时间充裕的话,还想见识一下参天可汗道的奇观,看一看漠南草原的辽阔。”

伏嘉面色微沉说道:“郎君在灵州境内游玩,无甚大事。可要出界去漠南,最好寻当地豪强相护,免得给当成逃私贩子抓起来,那可要受罪了。朝廷方面对于私贩子最是严苛,给他们抓住,少不得脱一成皮。如果运气不好,遇到草原的私贩子,甚至有丢命的可能。”

陈青兕脸色大变,道:“伏东家可别吓我,这都是我大唐疆域,往来税收又不高,何至如此?”

伏嘉说道:“有利益自有人铤而走险,前朝贩卖私盐,重着砍头,盐贩子还少了不成?”

陈青兕露出一丝丝的后怕,脸色微白,眼眸中闪过一丝恐惧道:“我曾在书中看过,那些私盐贩子都是玩命之徒。”

伏嘉有心吓唬,说道:“干的都是不要命的事情,自然豁得出去。”

陈青兕双手揉了揉手臂,说道:“在下还是老实一些好,人生地不熟的,真要遇到个意外,都不知道找谁求助。”

伏嘉见此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随便聊了几句便离开了。